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村医是村民健康的“守门人”

(2024-10-16 09:00:08)
标签:

时评

村医是村民健康的“守门人”


  2023年,我市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重点通过村医学历提升、中医师承定向培养等举措,加强我市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力争到2026年,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名大专及以上学历大学生村医。(《安庆晚报》1014日)

农村大多地方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给农村的医疗卫生这个基本保障带来很大的阻碍,导致村民有一点小病也要四处奔波,造成了“看病难”因此,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摆在新农村建设的头等问题。我市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有望解决乡村居民看病难问题,可以解决村医技术不高的现实问题。

  村医是农村居民的健康“守门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村医曾经被称作赤脚医生,他们常常就拎着一个装有几片普通药片、一支针筒、几块纱布和一个听诊器的药箱,走村串户给人看病对改变当时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和农村落后的卫生面貌起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后,赤脚医生在乡村中慢慢消失了。近年来,政府提出新农村建设之后,农村医疗体系又慢慢恢复起来,这些村医中,有些是赤脚医生转换而来的,有些则是一些资质不高医疗培训机构培训出来的医疗技术水平仍然不高,无法满足广大乡村居民看病的高质量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把“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发展壮大”作为目标任务的重要内容。乡村医生是守护老百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为乡村配备优质的医生,不仅弥补了乡村振兴的人才短板,也让他们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使村民有了病家门口就能看,得了大病也能看得起才有更大的干劲儿、更足的心气儿建设乡村。

“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是对本乡本土人才进行定向培养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弥补乡村振兴的人才短板,让村民的健康有了保障,实现“小病不出村”,把健康送到群众的“家门口”。当然,实现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名大专及以上学历大学生村医并让他们能够下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要打“直球”,还要打好“曲线球”,通过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环境,提供优厚的职业待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乡村医生有奔头、有盼头,他们留下来的意愿才会更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