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食品安全要敢于向隐患“亮剑”

标签:
时评 |

近日,央视财经调查记者暗访发现,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有些厂家、商户在生产枸杞的过程中存在使用焦亚硫酸钠进行“提色增艳”的情况。在甘肃省靖远县,到八月底,用工业硫磺熏制枸杞的行为,每天都在靖远县的几个乡镇上演,白天采摘、下午搭棚、晚上熏制、第二天晾晒。9月2日,青海格尔木市、甘肃靖远县回应,会彻查枸杞种植加工环节的相关问题,对违规违法责任人依法严惩。
“舌尖”上的小事,都是老百姓关心的大事。只有把好食品安全关,食品产业才能成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否则,人民群众就会丧失消费信心,就会严重影响相关产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重大的公共危机,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媒体聚集的焦点,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破坏社会和谐稳定。
保障食品安全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抓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是一项重大的政治责任。守护食品安全,管住伸向枸杞的“黑手”,要动真碰硬。比如以法治之力深度遏制,惩治到位、治理到位,方能逐步消减乱象,形成不敢“磺”、不能“磺”、不愿“磺”的良好生态。又比如坚持严字当头,拿出非常之策、使出非常之力、推出非常之举,切实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当好安全底线的“守门员”,给企业自律多加把安全锁,让任何试图蒙混过关的行为无所遁形。惟有如此,方能守住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