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进课堂,“泳”往直前

标签:
时评 |

游泳作为一项基本的生存技能和喜闻乐见的运动方式,是受益终生的体育健身技能,曾被世卫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游泳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的体育运动,更是一项提高学生生存技能,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的“必修课”。为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不再做“旱鸭子”,迎江区滨江实验学校在校内建造了城区首个游泳馆,让“游泳”从书本理论层面,“游”进课堂,传授学生游泳知识及技巧,这对增强防溺水的意识,提升学生自救自护能力,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市地处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江河湖泊众多,亲水游戏备受青少年喜爱。但有资料显示,全国夏天溺亡悲剧占青少年伤害死亡的41.7%,令人痛惜。学会游泳无疑是防止溺亡、利于自救救人的必备生存技能之一,也有助于提升勇气与耐力,且在水中运动,引起关节肌肉的损伤比较小,有利于塑造健美身形,是一种锻炼效果良好的大众体育活动。将游泳课纳入学校的校本课程,既符合这个年龄孩子的成长规律,又能让学生学习游泳技能,感受游泳运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坚韧勇敢的品质,同时掌握游泳、救生的基本知识和各项技能,从而有效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安徽省学校安全条例》提到,学校应当按照规定将游泳纳入体育课程。滨江实验学校积极践行这一号召,利用闲置空地投资建设装配式恒温游泳馆,全面推进小学四年级开设游泳课程,每周保证每个班至少有90分钟时间上游泳课,帮助孩子们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掌握防溺水知识和游泳技能,共创美好、健康的校园生活,为全市开展游泳进校园带了个好头。
一方泳池,是热闹的锻炼场所,更是托举孩子们游向广阔天地的“水立方”。愿更多的学校积极推广游泳进校园,让学生们在校园游泳馆里尽情畅游,“泳”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