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朱村将光伏与生活场景创新融合,搭建起光伏停车棚、光伏走廊、光伏阳光房等,让光伏项目在助农增收的同时,也更具实用性。目前全村已有73户安装光伏。(9月7日《农民日报》)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是农村的“铁杆庄稼”,是群众的“阳光银行”。光伏发电就是利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论屋顶或空地,只要能晒太阳的地方都可以安装,具有污染小、环保效益突出、安装便捷、维护方便等特点,可充分利用乡村土地、屋顶资源优势,发展绿色新经济。一次投入,长期受益。小丘镇朱村引入“和美光暖”项目,充分利用屋顶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借“光”生金,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之路。
“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这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重要部署。随着我国“双碳”目标持续推进,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转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中,光伏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备受重视。我国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光伏发展潜力巨大。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并网容量达到10248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新增并网容量为4960万千瓦,占据了新增总量的近半数。可见,因地制宜发展光伏产业,既符合国家清洁低碳能源发展战略,也有利于美丽乡村的建设。
当前,我国处于新发展阶段,实现“双碳”目标迫在眉睫,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要战略处于快速推进阶段。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地域广袤、人口密度低,乡村闲置屋顶及充沛的土地资源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提供了先天便利条件。据预测,我国农村地区可安装光伏屋顶面积约273亿平方米,超过8000万户,开发潜力巨大。利用闲置屋顶、荒山荒坡等地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发展光伏产业,有力扭转了家家有炊烟、户户污染源的农村原有能源消费模式。在节能减排的同时,还能获得土地租金、光伏分红和进棚务工等多项收入,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利用荒山、坡地、河滩、建筑屋顶、农村荒草地等闲置资源,大力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借“光”生“金”,既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也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成为村民的“阳光存折”。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年能产生少则千元、多则万元的稳定收益,可连续收益20年。相信在光伏电站碳普惠项目的加持下,“光伏+农业”“光伏+旅游”“光伏+生态”等分布式光伏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衍生出新的增收业态,为共同富裕注入全新活力,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能源转型、低碳发展的时代红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