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牢民生底线,守护万家温暖

标签:
时评 |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为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困难群众。我市科学合理设置预警线,锚定低收入群体的不同特征,分层分类开展救助帮扶,把兜底保障和提高低收入人口自身能力结合起来,支持低收入人口稳定增收,推动各职能部门将针对脱贫人口救助帮扶政策向低收入人口覆盖,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民生情怀。
民生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对困难群众而言,他们收入水平低、经济承受能力差,遭遇突发公共事件受到的冲击更大、影响更明显。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体现的是党和政府的民生厚度、政策温度以及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必须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真正把百姓冷暖放心上,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幸福,从制度设计、政策实施、工作措施多方面同向发力,切实解决事关人们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和影响百姓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实实在在保障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困难群众。
人间烟火系冷暖,万家灯火总关情。社会救助是一项民心事业,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只要我们持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让救助更有力度、识别更有精度、帮扶更有温度,就一定能为困难群众兜住底、兜牢底、兜好底,在新征程上凝聚“一起向未来”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