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参与,“无废细胞”活起来

标签:
时评 |

5月底,我市确定了首批“无废细胞”建设名单,正式启动13类共计103个“无废细胞”建设工作,通过推进工业、农业、生活、建筑等各领域“无废细胞”建设,形成多场景固体废物管理模式和以点带面“绿色”示范效应。(《安庆晚报》6月13日)
如果把城市看作人体,那么一个个工厂、医院、社区、学校等社会生活的组成单元,就像是一个个细胞,只有城市治理精细到每一个“细胞”,整体的“无废城市”建设才会更有实效。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我市现已启动13类103个“无废细胞”建设工作,“无废城市”建设迎来良好开局。
高质量建设“无废城市”,是城市生态健康发展的新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生活垃圾、工业排放等废物产生量也在快速增长。如何正确处理城市废物,关系城市发展,关乎生态环境。推行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无废细胞”提供了解决之道,自然需要全力推进工业、农业、生活、建筑领域固体废物的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通过建设一个个“无废细胞”,进而建设“无废城市”,最终形成“无废社会”。
“无废细胞”建设是“无废城市”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无废城市”走向深入、做到实处的必由之路。工厂、医院、社区、学校等社会生活的各个组成单元,都是建设“无废城市”的重要细胞和参与者,只有城市治理精细化到每一个“细胞”,潜移默化地将“无废理念”传递给市民,提升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设水平,建设“无废城市”才会更有实效。因此,让“无废工厂”“无废学校”“无废园区”“无废场馆”“无废小区”“无废医院”“无废矿山”“无废工地”等等在降碳、减污、节约资源等方面大显身手,以小细胞改变大环境,方能激发城市发展动能,打通绿色发展循环。
“无废细胞”建设一头连着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头连着生产生活方式变革。期待更多无废工地”“无废园区”“无废社区”等细胞被激活,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无废”氛围,让“无废城市”逐步从愿景走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