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退让带”为城市文明减分

标签:
时评 |

近日,市民许先生向《安庆晚报》反映,乔年路与康熙河路的交界处T字路口,有一处无人管的空白地带,这处空地砂土路存在多年,无人问津,与周边的环境存在鲜明的反差。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我市小区外围与道路之间这样的“退让带”并不少见。这些“退让带”均位于小区围墙外、道路旁,是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却成了城市管理的顽疾。(《安庆晚报》6月12日)
“退让带”是指城市道路两侧建筑(围墙)后退道路红线之间以及道路两侧退让地,是向社会公众开放、供公共使用和活动的场所,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隔离带等部分。“退让带”原则上是要求种植绿化,属公共绿化。但由于房产商日常管理缺位,没有落实主体责任,毁绿现象突出,成了城市管理的顽疾。
城市环境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精神面貌、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逐步推进,宜城已变得越来越美。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也带来不少“成长的烦恼”。由于权属移交或管理问题,很多“退让带”成了管理的“空白”区域,导致路面砂石裸露,且高低不平、杂草丛生,与周围的新修道路、小区楼盘形成鲜明的反差,影响着城市观感,给城市治理带来新的挑战,也让我们美丽的城市“减了分”。
城市形象不仅是城市外部有多光鲜、有多么高大上、有多么富丽堂皇,更应是城市居民内在的感观和体验,居民生活最终有无提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要美丽还要宜居。位于小区围墙外、道路旁的“退让带”,是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单纯从“养眼”的角度说,退让带”应该成为城市管理者和开发商共同下好的“一盘棋”,而不是相互踢来踢去的足球。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要避免“退让带”失管,建设部门理当将其纳入统一验收范畴,对绿地面积、品种予以明确。同时建立移交制度,在规定时间内将“退让带”移交给园林部门管理,让人民城市的“锈带”变成“秀带”,有效提升城市面貌,为城市增添文明风景,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