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动自行车防患于未“燃”

标签:
时评 |

电动自行车具有经济、便捷等优势,已成为百姓出行的重要短途交通工具。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3.5亿辆,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1人拥有电动自行车,还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但与此同时,由于电动车充电导致的火灾事故也频频发生,仅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为城市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为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化,市消防救援支队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无疑是有效防范重大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
一个电动自行车引发的“毛病”还真不少,总是让人不省心。从飞线充电、线路短路、蓄电池寿命缩短,到“任性骑”引发的安全事故,从“上楼入户”导致的火灾事故,到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自燃,安全问题屡见不鲜,触目惊心。但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人抱有侥幸心理违规充电,有些小区通过安装设施阻止电动车上楼等措施后,顶风在楼道内给电动车充电、随便拉根电线充电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加强电动自行车的火灾隐患整治工作迫在眉睫。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事后的“救”远不如事前的“防”。消除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隐患,不仅要靠“人防”,而且要靠“技防”。既要对违规充电和停放行为进行禁止,也要加大充电设施的建设力度,提供楼下充电配套服务。我市不妨以本次整治为契机,对小区进行一次“地毯式”摸排,大力整治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确保整治成果不反弹、可持续,为居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作为电动自行车使用者,也要绷紧安全防火这根弦,千万不能再让电动自行车“任性”了,因为任何一次违法违规、任何一点麻痹松懈,都可能酿成火灾事故。不仅伤害自己,还可能殃及周边,造成更大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