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书写园区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标签:
时评 |

记者从4月2日在北京举行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开门红”调研研讨会上了解到:今年3月,石化联合会通过对8个省份的47家重点企业和10个重点园区的调研,结果显示,全行业以逆势而上、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取得了一季度行业经济运行的良好开局;行业增加值和重点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行业“开门红”的业绩好于预期,总体稳中向好。(见4月3日《中国化工报》)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随着气候转暖,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许多化工园区自上而下传导紧盯不放、紧抓快干、真抓实干的工作责任,充分挖掘投资潜力,全力推动园区企业生产、重点项目建设,迈出高质量发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新步伐,同时加快绘制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时间表、路线图,积极抢占发展新赛道,吹响了扎实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从化工生产大国到强国的跨越之路。拥有高质量发展的化工园区,已经成为了跨越之路上的重要标志。工信部等六部委发布的《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2025
一是“厚积”人才优势,增添园区“薄发”动力。人才是全面推进园区企业改革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驱动力、第一优势。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参与者”“承载者”,是新时代创新发展的引领力量。这就需要强化“科技创新指数”,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集更多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要紧扣“人才强企”战略,不断强化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素质,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形成上下贯通、纵横推进的改革新局面,为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引擎。
二是“谋划”重大项目,培育园区新质生产力。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园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重大项目布局中,应更多关注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产业形态,根据园区优势产业进行项目投资规划,使资源配置到以新科技、新产业、新要素为主要驱动力的领域,挖掘更具创新性、引领性的前沿生产力,重塑经济发展“筋骨”,孕育发展新动能。
三是“瞄准”科技创新,推进园区发展新高度。要坚定不移走好园区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鼓舞支持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让企业在产业技术攻关中“唱主角”,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科研院所支撑+各类创新主体协同”的创新生态体系,争当关键核心技术的“策源地”、先进技术落地转化的“加速器”、前沿科技蓬勃成长的“试验田”,用科技创新标注园区发展新高度。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2024年新征程的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振奋龙马精神,以鱼跃龙门、龙腾虎跃的胆识,带着“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奋力书写出龙年园区高质量发展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