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标签:
时评 |

去年以来,我市推进依法行政,树立更加诚信的良好政府形象,印发了《安庆市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建立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从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方面精准发力,持续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安庆晚报)2月24日)
法治环境是衡量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坏的关键指标,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快慢,效率的高低,质量的优劣。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积极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我市实施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从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方面精准发力,共梳理兑现问题77个,依法兑现68件,兑现资金约1.39亿元,办结涉企政策诉求1232个,市县两级兑现惠企政策资金1.57亿元,惠及企业1647家,集中整治违法行政行为117件,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有效推动了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只有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保障,才是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最好环境;在健全稳定的法律制度保障下,企业家才可以公开平等地参与竞争,才可以持之以恒地专心闯市场,才可以有长远的市场预期和决策眼光与投资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营商环境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优质的营商环境就是能让现有的企业“留得住”,让外面的企业“进得来”。如果凡事都要“打招呼”“找熟人”,投资者肯定会望而却步;而办事情靠制度不靠人情,解决问题靠法治不靠关系,企业自然会安心落户、放心经营,大项目、好项目也会纷至沓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挥好法治的保障作用,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给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创造充足、公平的市场空间,进而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良法善治是政府行使经济职能的制度性安排和权威性表达,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是企业投资兴业的主要参考和决策依据。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把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将对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愿我市继续用好立法这一重要抓手,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