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让乡村更出彩
标签:
时评 |

宿松县许岭镇宏富村在驻村帮扶单位的帮助下,结合帮扶项目,上马数字乡村智慧系统,在所有村民组的主要交通道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在村部内安装总控大屏和落地式触摸屏,联通全村各类便民服务和村务信息公开等,实现村庄管理的可视化,让乡村治理更加智慧。(《安庆晚报》2月17日)
谈及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等数字技术,人们总以为这是大城市里的事,对农村来说是望尘莫及,而且也没什么用。事实上,数字技术正成为数字农业技术孵化、应用和集成示范的载体。在宿松县许岭镇宏富村,联通数字乡村智慧系统后,村民只需坐在家里轻点手机,就可以晓得全村的情况,查询涉及自己的各类服务,村务公开的各项内容;没有智能手机的村民可以到村部,通过落地式触摸屏了解各类情况。50余岁的村民胡志详通过数字乡村智慧平台触摸屏动动手指,便查询到了儿子(智力二级残疾)的低保信息情况;村民殷强宝卖了1300斤玉米,却只收到了1100斤玉米的钱。于是通过数字乡村智慧平台,要回了少付的玉米钱。
事实上,除了乡村治理,数字乡村在推动产业发展上也起着重要作用。秧苗、蔬菜、果树在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养分及病虫害、土质传感器的监测下是否茁壮成长,在电脑屏幕上即能实时查看;采收后的稻谷、蔬菜、水果直接上架电商平台,直接打通了农产品“出村进城”之路,为农村发展带来了人流、资金流,加速了农村第三产业的转型升级;产品到手后,扫一扫二维码,品种、产地、检测报告等都一目了然……在田间地头,在乡村田野,数字技术为乡村振兴画卷增添了智慧的亮色。
乡村振兴,数据是宝。发展乡村产业,提高农村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对互联网、移动互联和智能终端等需求迫切。只有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将数字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才能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 数字乡村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也是释放数字红利、催生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相信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引擎”必将燃遍全市整个乡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