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招商引资“强磁潮

标签:
时评 |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地的关键一年。放眼全国,各化工园区纷纷全力保障项目建设“不停歇”、招商引资“不断线”,围绕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落地、产业提质升级等方面全面加速,不断强化制度创新,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为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个园区活力大小、发展动能是否强劲,企业发展情况最具有说服力。而企业的发展,不仅与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关,很大程度还取决于企业所处的营商环境。营造一个好的营商环境,就是让企业对园区的未来发展有信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同时指出要“优化营商环境”。这既体现了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的重要性,又凸显了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生产力。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根植之土、市场主体活力之源、地方发展生命之氧,项目建设是集聚要素的载体、驱动发展的引擎、改变面貌的基石。近些年来,我国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值得拍手称快的大喜事。然而,依旧存在着不少有待思考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如落地开建之后跑贷款、买材料,再加上生产、销售和服务等等,企业经营所涉及的事项,只要一个环节“不灵光”,企业就可能被卡住脖子,经营不下去了。亟需以市场主体期待和需求为导向,围绕破解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竞争力。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可以说,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走、资金就往哪流、项目就往哪落。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就要去疴除弊、减压降负,降低企业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就要舒筋活血,扩大市场准入,拓宽企业融资途径,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就要优化环境、厚植土壤,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有利条件,让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成为助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是要打造招商“强磁场”。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园区发展的比拼,归根结底是营商环境的比拼。园区当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推出一批含金量高的改革举措,压减一切不必要的审批、打掉一切不合理的门槛、简化一切来回跑的手续,让入园企业少跑腿,使园区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
二是要释放强劲“引力波”。 招商引资成果转化离不开项目支撑,尤其重大关键项目,这是高端资源落地园区的“引力源”。要瞄准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总部项目、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等,招大项目、好项目、真项目、实项目,同时设置“绿色通道”或“红色代办”,对重大项目特事特办。以最高效率、最快速度、最优服务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三要引擎凝聚 “动力源”。 营商环境好的地方,往往发展就快、质量就高。营商环境是一个区域的软实力,是园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聚焦企业关注的“焦点”,解决企业办事的“痛点”,打通办事流程的“堵点”,以最优的政策吸引企业,以最大的诚意感动企业,以最优的环境留住企业,招引项目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它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的园区当尊重市场规律,以“起步即冲刺”的昂扬劲头,在法律框架下,把该放的权利彻底放下去,把该减的事项坚决减下来,把该服务的事项真正服到位,让园区成为“淘金”宝地、兴业“天堂”,不断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再发力、再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