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变身”优质有机肥

标签:
时评 |

厨余垃圾一直被认为是“环境杀手”,脏乱臭自不必说,而且,还有可能被非法利用,悄然变身“地沟油”,而有了厨余垃圾处理以后,这些垃圾也有了更为透明、环保的“出路”——变成有机肥。
在珠海市金湾区平沙镇厨余垃圾处理中心,一桶桶厨余垃圾经过处理,成为有机肥,实现变废为宝。近年来,金湾区积极探索餐厨垃圾处理新模式,推进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力争实现餐厨垃圾处理全覆盖、全收集。平沙镇厨余垃圾处理中心就是其中一个缩影,自投入运行以来,该中心已累计处理300余吨厨余垃圾,产出优质有机肥约18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厨余垃圾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主要来源于家庭厨房、餐厅、食堂、市场等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这些垃圾主要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饭剩菜、果皮、蛋壳、骨头等等。有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大概产生1亿吨餐厨垃圾,随着城市集中化发展,这个数字还有递增空间。由于餐厨垃圾产生量大,细菌、酵母菌等活菌含量非常高,极易变质腐败,滋生和招引蚊、蝇、鼠、蟑螂等害虫,污染环境,必须进行严格有效的正规处理。然而目前餐厨垃圾的处理并未进入规范的处理渠道,一些不法商贩收购餐厨废弃物制成地沟油,回流到消费者的日常餐桌,危害老百姓健康安全。如何处置餐厨垃圾已成为稳定社会,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重要保证。
餐厨垃圾的危害已引起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对餐厨垃圾的收运处置工作提上了最高层面。早在201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明确要求进一步规范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坚决打击非法收运、销售“地沟油”行为。在这种背景下,一种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的餐厨垃圾处理逐步显示出了“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我国许多城镇如重庆沙坪坝区、苏州吴中区、浙江宁海县、上海杨浦区等都已开始利用科学管理和先进处理技术,让餐厨垃圾“变废为宝”。据介绍,这种“绿色发展”新模式就是将厨余垃圾投入垃圾池,预处理系统首先对所有厨余垃圾进行一次筛分,挑出其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之后进入生化处理系统,通过氧化发酵及后续的深加工系统,最终变成锯末状的生物肥。
有人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餐厨垃圾有机含量高,碳/氮比合理、营养元素全面,和常用的有机肥生产原料指标接近,因此将餐厨垃圾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程度,既解决了前端厨余垃圾的减量问题,也解决了蔬菜种植的肥料问题,低成本高收成,为餐厨垃圾无害化绿色处理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彰显了城市文明进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