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高新区新增1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标签:
新闻报道 |

2020-2021年度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名单近日正式对外公布,共43个单位上榜,广州高新区12个新型研发机构上榜。至此,广州高新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已达39家,总数位居广州市第一。
研发机构是强大的科研后盾,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广州高新区前瞻性布局一批大院大所、大科学装置,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此次新认定的12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中,有7个为广州高新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新型研发机构集聚效应的带动下,广州高新区3年来引进和孵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3个。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由广州高新区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共建,聚焦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对重点新材料的需求,以增强先进材料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着重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突破重大工程和新兴产业培育急需的核心关键技术。目前,已布局建设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装置等平台;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由广州高新区与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共建,定位为国际一流的纳米技术转化基地,目前已与区属国企联合打造中国纳米谷;广东省大湾区华南理工大学聚集诱导发光高等研究院,由广州市科技局、广州高新区、华南理工大学共建,主要围绕聚集诱导发光(AIE) 材料在生命健康、环境保护等领域展开应用导向的转化研究,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共建高校产学研用一体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由广州高新区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建,重点围绕微波通信、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西电具有优势、与知识城产业契合度高的学科和专业,探索建立以产教融合为目标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