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燥热的后高考时代

(2022-06-25 12:59:56)

燥热的后高考时代

随着各省陆续公布高考录取分数线查询,2022年高考进入了报考环节,也就是后高考时代。

多媒体的发展,让懂或不懂的各路大神都开始网络发声,隔空指导莘莘学子根据自己的分数“量身定报”心仪的学校。

人间处处有仙师,落入凡尘为尔来。

头条里、抖音里其它社交APP里,这段时间基本上都热衷推送那些所谓砖家的各种经验,一个个正襟危坐的道貌岸然的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信谁不信谁,成了眼下最大的问题。

各种报考指导大神的风头旁征博引纵横捭阖意气风发的,甚至压过了tang山打人事件的喧嚣。

能让那个全国关注的焦点慢慢地沉底,润物细无声,是后高考时代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巨大存在。

所谓的事件都是时事,当时事成了新闻,当新闻成了历史,也就淡忘在垃圾堆里无人问津了。

tang山打人的事再大也大不过地震,而几十年之后,人们谈论那场惨绝人寰的灾难,脸上并不再有多么的悲戚。

凭心而论,一个没有什么功利的报考志愿指导对那些一窍不通的学生及其家庭还是一大福音,毕竟报考这种事很揪心,甚至比高考本身都要令人意难平。

但天上什么时候掉过馅饼?即使真的掉过,砸到头上的几率有多大?

尤其是那些所谓有经验的砖家,它们的经验有多少是真正的从实地出发,以人为本?

有些事架不住细思极恐,不过都是泛泛之谈蜻蜓点水,很难切中要害,靶向解决考生的实际困惑。

它们大言不惭喋喋不休装神弄鬼的说,我不幸刷到了就皱着眉头忍着恶心满脸不屑的听。

大家都是混社会的,没必要难为人家,谁不想混个脸熟?

再说我又没办法对那些玩意限流,网络是大家的,谁都有发言权,即使有人当成法外之地,又能怎么样?

况且我也号称对报志愿有相当的造诣,连我自己都搞不懂在报志愿这个行当里,我到底段位有多高。

不过席上滚地下,其实大家都一样。

山东的新高考,考生需要填报96个志愿,这是个很繁重的脑力活。

96个志愿,每个学校可以选择三个志愿,也得需要遴选出32所学校强迫自己去当成心仪的目标。

可见,还没踏入大学校门,社会给高考学子上的第一课就是做一个“多面撒网,重点捕鱼”的滥情之人。

谁能爱上32个院校,心却不迷茫?

自从高考打着以人为本的幌子从热辣的七月提前到六月,我就觉着高考变了味。

一个执行了接近四十年的高考模式说改就改,这本身就是极不严肃的小动作。

决定高考提前一个月进行的同样是一批道貌岸然地砖家。可见在这个泱泱国度,只要冠以砖家的名义,就能堂而皇之地搞些鸡鸣狗盗作奸犯科的事。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远离砖家,不听它们的话,不看它们的脸。

我很害怕一不小心恨上它。

山东这个人口大省今天下午四点公布录取线。

几十万学子以及关联的家庭超过五百万人,都在眼巴巴地期待着期待着期待着,不管紧张还是轻松,宣判的脚步终归是近了。

我也曾经从这条路上走来,也曾经在等待中煎熬。

个中滋味非或简单或华丽之词语所能表达。

尽管所有的尘埃都会最终落定,但等待的日子里,连时间都那么纠缠,不愿散去。

四点之后有人欢喜有人愁,呼天嚎地的是悲天悯人的马失前蹄,鸣炮奏乐的是惊喜欲狂的金榜题名。

尽管“一考定终身”早就成为一个笑话,可谁又能从庸俗里走出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