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聚焦“双减”,共话“提质”

(2021-10-30 08:52:57)
分类: 活动聚焦

  聚焦“双减”,共话“提质”

——工作室参与清远市教师发展中心主题教研暨调研活动纪实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金秋的微风和煦轻柔,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一场教育盛宴悄然拉开帷幕。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双减政策,进一步深化我市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地区及其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助力我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优质均衡发展,1028日下午,由清远市教师发展中心主办、英德市教师发展中心协办、青塘中学承办的2021 年清远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研中心组主题教研暨调研活动在青塘镇中学开展。

       此次活动包括各学科专题讲座、各学科课堂教学及研讨等内容,开展时间为28日下午,29日上午。参如此次活动的领导、老师共有246人,清远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李翠华副院长、陈建峰副院长,英德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室陈文增主任、卢忠副主任等领导亲临指导。

  本次活动的地理学科主题教研暨调研活动由清远市教师发展中心黄莉老师主持,清远市初中地理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梁克象和成员胡木兰受邀作专题讲座,工作室成员龙文圣与青塘中学吴华幸展示同课异构。英德市教师发展中心张建斌老师和英东片各初中地理骨干教师共2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聚焦“双减”,共话“提质”                                                           参加活动的部分老师合影

28日下午是专题讲座,先由胡木兰老师作《基于课标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微讲座,木兰通过案例从课堂教学评价原则、评价要点、评价策略三个方面分享了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与操作。

聚焦“双减”,共话“提质”          胡木兰《基于课标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微讲座

接着梁克象老师作《“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与作业设计》专题讲座,梁老师通过对双减政策的详细解读,明确了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的原则和依据,围绕如何实现减负提质的目标,提出地理基础性作业、过程性作业、“差异性”作业,综合性作业作业和“开放性”作业,实现双减政策下学生作业优化。做到既 减量提质还要增趣,通过增趣提质实现增效,把减负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高提了我们对双减政策的认识,为老师在作业设计上提供了新思路。

聚焦“双减”,共话“提质”                        梁克象《“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与作业设计》专题讲座

29号上午是同课异构课例展示和教学研讨。本次同课异构的课题为粤教版八年级上学期《交通运输业》,分别由英德市青塘镇中学吴华辛和英德市地理兼职教研员龙文圣两位老师进行同课异构展示。相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法,以不同的教学风格演绎同一个教学内容。两位老师为大家呈现了高效课堂的精彩魅力和地理情景课堂的多种表现形式。

聚焦“双减”,共话“提质”                                                青塘中学吴华幸《交通运输业》课例展示

聚焦“双减”,共话“提质”                                                 横石塘中学龙文圣《交通运输业》课例展示

课后,进行教学研讨交流,来自英东片各学校老师代表分享了两天的学习收获,对高效课堂教学进行探讨,老师们畅所欲言,气氛融洽。最后,清远市发展中心黄莉老师总结了本次的教研暨调研活动,并指出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研究教材,学会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做到减负提质增效。

聚焦“双减”,共话“提质”                                          清远市教师发展中心黄莉老师作总结点评

最后,英德市教师发展中心张建斌老师表示,非常感谢清远市教师发展中心对英德地理教育的大力支持,每位地理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意识,与时俱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为地理教育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追求的步伐没有止境,高峰永在攀登的路途上。专家的引领让我们醍醐灌顶,同伴的互助让我们豁然开朗。让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让教育回归本源,让双减政策在城乡落地生根,让每个孩子享受教育,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英德市青塘中学

 202110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