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离去的盛夏,留住教研的热情

分类: 活动聚焦 |
不愿离去的盛夏,留住教研的热情
——清远市初中地理教师工作室课题成果推广教学交流研讨活动
2021年9月28日上午,清远市初中地理(梁克象)教师工作室课题成果推广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在英德中学附属实验学校开展。研讨会由工作室主持人梁克象老师主持,清远市初中地理教师工作室课题组成员、英德市第八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英德实验学校、英城街中学的地理备课组教师和英德中学附属实验学校陈建强校长以及生地教研组教师二十多人参加。活动在紧凑的时间里分三个环节进行,参会教师在短短的一个上午观摩了两节教学示范课,并进行现场评课、研讨互动交流。
工作室主持人梁克象老师主持教学交流研讨会
环节一:由清远市初中地理教师工作室成员黎小冰老师指导英德中学附属实验学校邱瑾老师进行《地球的运动——公转》推广课例展示。本节课是初中重点难点,知识抽象,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课例通过“情景导入、自主学习、活动探究、课堂小结、课堂检测”五大环节的教学评教学环节展示。首先从复习地球的自转和预习地球的公转导入,让学生大致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不同。再通过视频,让学生理解地球由于斜着身子公转导致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接着通过指导学生学读夏至日的昼夜状况图,让学生分组探索春秋分、冬至日的昼夜状况,举一反三。完成这部分的学习后,引导学生归纳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对昼夜变化影响的规律。最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地球上不同纬度在二分二至日的昼夜长短状况。课例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是一节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堂。
环节二:由清远市初中地理教师工作室成员胡木兰老师指导英德中学附属实验学校黄祖煌老师进行《中国的气候》推广课展示。黄老师年轻帅气有活力,专业知识扎实、准确精炼的讲解,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把本节课上活了,黄老师以小浩暑假研学之旅《京广线上探索季风奥秘》为主线,通过“研学前准备、活动探究、知识拓展、课堂小结、课堂检测”五大环节。以图片导入引出小浩研学之旅,研学准备环节:通过让学生找出研学途径省份、路线经过的主要地形区和所属的气候类型,明确研学路线、复旧引新,为探究季风气候显著做好铺垫。活动探究环节:首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我国季风气候有怎样的特点和影响以及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然后学生在学习任务卡中画出季风气候的风向,最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知识拓展环节:利用7.15河南暴雨事件自然原因进行分析,归纳我国夏季风进退规律,学以致用,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课堂小结环节:以研学学霸争夺赛的游戏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课堂条理清晰,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较高,基本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以达到高效课堂效果。
环节三:由清远市初中地理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梁克象老师组织参会老师评课和教学研讨。认为地理课也要与时俱进,重难点突破要讲究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充分挖掘现有的视频、图片、时事热点等教学资源,地理课要上出地理学科的特色。大家从课堂环节的设计、教学目标的实现、活动讨论探究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等角度,相互交流、启发,授课老师在恳切的评课中明确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受益匪浅。
这次教学研讨活动,通过课例展示、教学研讨把工作室的教学理念、教学特色和教研成果进行推广,同时学习英德中学附属实验学校的特色教学方式,加强英德市区地理教学的学习与交流。由点到面扩大影响力,推进清远市“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有效实施,加快学科专业人才的成长,充分发挥了清远市初中地理教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指导培养作用,为工作室培养成员的教师成长提供展示、学习、研讨互动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