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谷丰
(2018-02-22首发在网易博客)
吴哥窟,又称吴哥寺,因占地面积比吴哥通王城小,故又叫小吴哥。但它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最著名最完好的吴哥古迹,其宏伟建筑与精湛浮雕闻名于世,成为柬埔寨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
吴哥窟原名Vrah
Vishnulok,意为毗湿奴的神殿,位于暹粒市北5.5公里。12世纪,是吴哥王朝用举国之力花费数十年修建的作为国都和国寺的寺庙。
吴哥窟寺坐东朝西,明亮如镜的190米宽护城河环绕四周,形成一块芳草萋萋绿树葱葱的佛门净土。吴哥古迹群两千多座寺庙均坐西朝东,独吴哥寺例外,使考古学家百思不解。或许佐证吴哥寺是国王苏耶跋摩二世在世的宫殿,身后的陵寝。
(网络下载)


一条长堤横穿护城河直通寺庙围墙西大门,这条长堤叫天界桥,又名彩虹桥。长堤入口一对石狮守卫,七头神蛇昂首挺立。蛇神又称那伽,柬埔寨传说七头蛇神会带来风调雨顺。
天界桥正在修缮,我们从南面临时搭建的浮桥跨过护城河。
吴哥窟围墙柱廊中间建有三座塔门,中为佛寺山门,与左右塔门有二重檐双排石柱画廊连通。塔门纵通道宽阔,可容国王坐骑大象通过,又名象门。



围墙柱廊门楣的浮雕很精美。




地导讲解了这尊佛像,什么意思我都忘了,只记得佛首被法国偷走了,是西哈努克亲王访问时要了回来。佛的颈部还有修复的痕迹。
穿过围墙西大门,由七头蛇神引领的几百米石砌参道通往吴哥窟庙宇的西门,参道两边是大片的草地。




参道的南面和北面各有一个大藏经阁。

藏经阁与寺庙之间是一片水池,夏季池塘中绽放着各色的荷花。我们去的不是时候没有荷花。
这里是拍吴哥窟的最佳位置,也是拍吴哥日出的最佳位置。清晨,当天空成为主角,池塘后面的五个玉米塔梦幻般成为背景,映衬着绚丽的天空及其在水中的倒影,吴哥窟显得更加神圣雄伟。早上太阳从它身后升起傍晚又在它前面落下,一起一落诠释了生命的轮回。



参道尽头是吴哥寺庙的十字阳台,也称为王台,王台左右有狮子守护。据说水塘和王台是后人修建的。





二层回廊的廊柱、窗楣、基石、栏杆上的雕刻也令人目不暇接,最多的是仙女浮雕,据说有两千多个。这些仙女叫阿帕莎拉,喻为东方的蒙娜丽莎,相传由浪花变成。她们头戴华冠,面带微笑,手足舞蹈,婀娜多姿,表情、衣着、姿态不尽相同。宏伟的吴哥窟因为有了这群俏丽的仙女环绕而整个鲜活了起来。






















吴哥窟最有名还有第一层台基的八幅巨型浮雕,每幅高2米长百米,全长800米绕寺一周。内容大多取材于佛教和印度著名的史诗《摩珂婆罗多》与《罗摩衍那》的神话故事。西墙是神猴助战,南墙是高棉人与入侵者的战斗情景,东墙乳海翻腾的传说,北墙是毗湿奴同天魔作战的故事。浮雕手法娴熟,场面复杂,姿态生动,形象逼真,且采用重叠的层次来显示深远的空间,堪称世界艺术史中的杰作。看着那些细密精致的雕刻,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油然而生。


离开吴哥窟去最后一个景点巴肯山,山高70米,可游览巴肯寺,可看日落和俯览吴哥窟。可惜太晚了,我们走到半山腰时下来的游人说山顶已经关闭,又是一个遗憾。看来,遇上孬导游景色再好亦枉然。
晚餐:柬式风味自助餐+高棉民族表演,可惜从景区回来太晚了,只看到表演的尾巴。餐厅里剩下我们20人就餐,服务员忙着打扫卫生,饭店准备打烊。



晚上我们住在位于6号公路沿线的5星级暹粒吴哥皇后酒店,距景区和机场均15分钟车程,度假村对面是柬埔寨民族文化村。











酒店游泳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