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谷丰
(2018-01-24首发在网易博客)
通王城中第二站停在了中央广场,游览斗象台、巴本宫殿、古代法院、十二生肖。地导规定40分钟后在大树下集合,按合同规定的行程为55分钟,游览时间被缩水了15分钟。

我只好疾步快行,走马观花,首先冲到斗象台。
斗象台位于巴戎寺的北面,是吴哥国王选坐骑的地方,也是国王检阅部队及庆典的观礼台,建于12世纪末,台长300余米。在古代的吴哥王朝,大象占有重要的地位,耕作农田,运输物资、及出征打仗。所以,国王修建很壮观的斗象场,用来观赏大象部队打仗练兵。南部的梯级以3头饰的大象为柱,象鼻卷著莲花。平台的墙壁刻有大象、犀牛、河马等图饰和打猎场面。大象采取立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艺术手法,精湛技艺,叹为观止,遗憾已无暇顾及。





走过斗象台,通过宫东门,进入皇宫内院。


皇宫内院很大,透过树林老远就能看到空中宫殿。我怕老伴累坏了,没让她跟我瞎折腾。实际上,我们20人的小团队中很多人都没有进入皇宫内院欣赏空中宫殿。

空中宫殿,实际并非王宫,王宫在空中宫殿东北约200米处,现已不存。空中宫殿原名金角山,最初是真腊国王罗因陀罗跋摩二世在位时在兴建王宫的同时,建造的湿婆庙,後为苏利耶跋摩一世改建成为须弥山式印度教寺庙。空中宫殿虽然破烂不堪,但在高棉建筑艺术发展史上仍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我从右侧绕过空中宫殿,沿着一条小路穿过树林,走出皇宫内院南院墙,来到了巴方寺的西面。
巴方寺是旧时吴哥王朝都城的中心,由乌迭蒂耶跋摩二世建造,它既是世界最大最复杂的建筑之一,又是一座典型的须弥山寺。巴方寺坐落在象征梅卢神山的高高基座上,五层台基,单层台基建有回廊和塔楼。台基顶上建有50米高石塔,塔尖象征宇宙的中心。现中央建筑已经坍塌,从西边楼梯爬上去,可看到闻名于世的浅浮雕。我没有时间登顶,但逆光拍照又不甘心,急忙赶到寺庙东面。





高高的基座
巴方寺被破坏得很严重,寺前广场上零零散散放着上千块石头,据说上个世纪70年代初,法国考古学家不辞劳苦将建筑逐块拆散,将石头编号排序,准备复原时用。后来战争来了,修建被迫中止。再后来没人知道这些石头的具体出处。这是吴哥的悲哀,柬埔寨的悲哀,也是世界人民的悲哀。


巴方寺东入口有一条200米长的引桥通往庙宇,这条“空中步道”寓意连接地上和天界的彩虹之桥。石桥中间建立一座十字型石亭。

十字型石亭
想当年空中宫殿和巴方寺该何等宏伟壮观,现如今却只剩下满目疮痍,满目落败,满目凄凉,不由产生一丝隐隐的心痛和一缕淡淡的忧伤。
离开巴方寺我原路返回,走下斗象台看到老伴向我招手,我看看手表离集合时间还有两三分钟,便顺着斗象台向北跑去,古代法院和十二生肖我还没观看呢。

古代法院在斗象台北面,是古代审判犯人的地方,中央坐着幽冥之王的石像。台下一道回廊墙上雕满石刻,描绘罪犯接受地狱的审判及酷刑,还有神袛及幽冥世界的故事。分6层,底层为蛇或怪物,上层为专司阴间律法的幽冥王及掌管冥界的诸神。也有说这座平台是当时王室的火葬场,因顶端有一座没有性别的“癞王”雕像而得名,这是一位染上麻风病的国王。



回车的路上我又用中焦拍了几张十二生肖,十二生肖在中央广场的东侧,与古代法院相对,十二座形状相差无几的红土宝塔,塔上雕有不同的动物。其实它与十二生肖没有一毛钱关系。至于它的用途仍是个谜。有人说是用来关押犯人令其忏悔的地方,也有说当法官无法判断谁是罪犯时,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生肖居住在相应的塔内,经过一段时间谁生病谁就是罪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