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分类: 公开示范课 |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课
|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
执教 |
陈晓娥 |
||
学情分析 |
同学们对于乘法的意义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实际问题中,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乘法去解决问题。教师应进行对比教学,从而判断什么情况下使用乘法,说明选择乘法的道理,使学生有理有据地选择算法。 教学中多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体会用多种方法求商的过程,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进而掌握“2~6的乘法口诀求商”。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
|||
过程与方法 |
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运用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思路。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教学节数 |
一节 |
||||
一、情景导入 1、齐背1-6的乘法口诀
2、乘法口算并说出所用的口诀:6×3
3、填空并说出所用的口诀:(
二、探究新知 1.看图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算的这么好,猴妈妈要请大家帮助他解决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看书上的图猴妈妈在干什么?从图中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一共有12个桃,分给4只猴,每只小猴分3个) 师:根据你们发现的这3个数学信息,谁能编一道除法解决的问题?(12个桃,每只猴子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或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学生在编题时要重点强调“平均分” 2、教学多种求商方法 教师:可以分给几只猴子,怎样列除法算式? (12÷3=) 教师:12除以3等于几,你是怎样算的?小组商讨,求出商。 学生1:我是想,1只猴分3个,2只猴分6个,3只猴分9个,4只猴分12个,正好分完。所以12÷3=4。 师小结:(课件展示这种算法)他是用乘法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推算出来的。 学生2:我想3和几相乘得12呢,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4。 教师板书:12÷3=4(只)想:三(四)十二 师小结:这种方法是直接利用一句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求出商是4的。 当学生采取用乘法口诀直接求商的方法时,可以用教师语言夸夸学生“他多聪明,直接用口诀这么快就算出来了。” 师提问:还有不同的算法吗?你们想知道小猴是怎么算的吗? 课件展示:第一只分3个,12—3=9;第二只分3个,9—3=6;第三只分3个,6—3=3; 第四只正好分完。 师小结:这种方法是从总数里3个3个往下减的,直到把桃分完。 师提问:小朋友们可真聪明,这么短的时间就想了这么多好方法来帮助猴妈妈。如果你是猴妈妈,你会选择哪个方法呢?为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师总结:直接用一句乘法口诀就能又快又准确地求出商来。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 比较三种求商方法时,可以问问学生“你们喜欢哪种算法,谁和他的算法一样?”这样征求一下其他同学的意见产生大家一同交流的氛围。 3、解决另一道题,再次巩固求商方法。 教师:我们再一起看看这道题“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你能列出算式吗? 教师板书:12÷4= 教师:商是几?你是用那句口诀算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黑板算式补充完整。 教师板书:12÷4=3(个)想:(三)四十二 三、闯关游戏,巩固求商方法,教学例二 师:猴妈妈还给大家带来例一套闯关游戏,叫新发现,要求同学们不仅要算对上面的题还有在题中有所发现才能闯过去,你们愿意试试吗? 第一关:求商并说出所用口诀
10÷2=
10÷5=
观察每一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第二关:送信
观察送进1号房子的信封,4÷4=
第三关:根据口诀说算式 根据二六十二,你能说出几道算式?四五二十,谁再来试试? 想一想:哪几句口诀只能说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 四、全课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例1和例2,聪明的小朋友们还帮助猴妈妈解决了这么的难题,你们真了不起。
|
|||||
板 书 设 计 |
|||||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12÷3=4
4×6=24
24÷4=6
想:四(六)二十四,想(四)六二十四 12÷4=3(个)想:(三)四十二 |
|||||
教 学 反 思 |
|||||
“用2-6乘法口诀求商”一课对于学生学会除法运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节课我根据新课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抓住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引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调整教材,促进课堂整合 本课更换了例2的教学情境图,设计意图相同但我认为更加有利于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同时联系几道练习题的特点,将例2的教学穿插在闯关游戏之中,分解了例题的长时间教学,也使整堂课思路更加整合清晰。 二、鼓励多种算法,优化最佳算法
三、联系已有知识,培养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节课从始至终抓住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孕伏和铺垫。在教学例题和练习题中又再次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加深了学生用口决求商思路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 四、多层练习,促进学生思维 本课安排了学生喜爱的闯关游戏---新发现,不仅将枯燥的口算练习趣味化,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而且设计了观察、发现规律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竞争的意识。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体验,都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的,根据故事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