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世珍宝人间罕有之柴窑器
标签:
陶瓷艺术瓷器文化 |
有“天下第一美瓷”之誉的柴窑器,其特点被总结为:“色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现代人形容天色,大多说天蓝色,但古人形容天色则为天青色。柴世宗所说“雨过天晴云破处”,意在强调雨过天晴时天空洁净,没有尘埃,那种颜色是最接近青色的。
http://s11/mw690/007f770Wzy7nufupvES9a&690
清人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也提出了柴瓷的可贵:“今论窑器者,必曰柴、汝、官、哥、定,而柴就不可得矣。得残器碎片必为冠饰、绦环、玩具,亦足珍贵。”连大名鼎鼎的欧阳修在《归田录》中亦觉得:“柴氏窑世所稀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但尽管历史上有诸多文人墨客写下过如许关于柴窑的语句,因为没有可与文字相印证的物件面世,所以有人认为柴窑根本不存在,也有一部分人认为陕西耀州窑就是柴窑,或是觉得景德镇早期的青白瓷就是柴瓷。众说纷纭之下,似乎只有一点大家是达成共识的,那就是:柴窑瓷器乃瓷器中的极品,是无数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艺术瑰宝。
http://s7/mw690/007f770Wzy7nuftl0Am16&690
http://s15/mw690/007f770Wzy7nufst4vk9e&690
柴窑,本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御窑,所以从北宋开始称为柴窑。柴窑瓷是被文献资料和专家公认的最好的瓷,在五大名窑之前,因至今未发现实物及窑址,被排除在宋代五大名窑之外。
柴窑烧制年代及特点
柴窑产生于五代周世宗柴荣执政时期的显德初年(954),是我国天青釉瓷的创烧者,它的产品以天青釉瓷见长,它所创制的天青瓷生产工艺,为鼎盛发展的宋代官汝、官和仿官天青釉瓷的发展开创了先河,并奠定了我国天青釉瓷生产的工艺基础。宋人欧阳修的《归田集》是记载柴窑最早的文献,书中在谈及“汝窑花觚”时曾有:“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罄,世所希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北宋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汝窑磁较似,官局造无私’。”从史籍记述中,可理出几点共识:1.柴窑为后周柴荣所烧造,首次御批瓷器釉色为天青色。2.柴窑胎体莹薄,釉色鲜碧,工艺精美。3.“足多是粗黄土”能说明底足露胎。4.柴窑具有“秘色”和“汝窑”共同艺术特征。
柴窑烧造地推测
http://s4/mw690/007f770Wzy7nufrsUOn03&690
消失考察
柴窑没有明确的文献记录,成为困扰专家学者的千年迷团,这应该与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有直接关系。
赵匡胤出身名门,因家境破落,21岁离家流浪,后被世宗柴荣重用。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取了皇位,这就是“陈桥兵变”。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后,销毁前朝一切历史痕迹,是历代统治者的一贯作法。况且赵匡胤又有忘恩负义之愧,故此极有可能是赵匡胤把与柴姓有关的东西,包括柴窑、柴瓷一同彻底销毁,不得使用,并不得记录,致使柴窑永无天日,成为谜案。
汝窑是在柴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http://s13/mw690/007f770Wzy7nufq1CX29c&690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只有当中国的陶瓷业经过唐“秘色瓷”进入一更高的发展时期,才会诞生艺术成就极高的“柴窑”。同样,没有宋代的社会发展,没有赵佶无与伦比的艺术造诣,也不可能产生天下为魁的汝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