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苏珊娜》教学设计

分类: 教学日志 |
噢!苏珊娜
望江县第四小学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是美国著名作曲家福斯特于1847年创作的歌曲,歌曲不仅表现了对朋友的真诚的情谊,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全曲有六个乐句,其中三个乐句是完全相同的,另两个乐句仅仅是在句尾落音上稍作变化,整个曲调中五个乐句都是重复第一乐句轻快、流畅的音乐主题,歌曲中间部分有一个对比乐句,把歌曲推向高潮。后半句又回到了主题音调上,使单一的音乐主题在不断反复中呈现出起伏,好像在倾诉着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1.用欢快、轻松、自然的声音唱好《噢!苏珊娜》,感受美国乡村音乐轻松、快乐的音乐情绪。
2.通过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实践活动,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3.通过简单的邀请舞动作表演歌曲,在舞蹈中传递真诚的友谊。
[教学重点]:
学习并唱好歌曲《噢!苏珊娜》,能够充分地表现歌曲的欢快情绪。
[教学难点]:
学习并唱好弱拍的附点节奏,把握歌曲速度、音准,咬字清楚。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播放《噢!苏珊娜》伴奏音乐,使学生注意力快速回到音乐课堂,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2、播放《噢!苏珊娜》动画视频(英文版)
(上课 起立)师:同学们好!老师好!请随音乐,跟老师一起来做律动吧!(全体学生起立)播放动画英文版的《噢!苏珊娜》。(老师带领学生捻手打节奏,跺脚扭腰做动作)
【设计意图:师带领学生跟随音乐自由律动,使学生身心放松,体会音乐课的快乐,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为学生掌握节奏做好铺垫。】
二、歌曲教学
1、导入新课(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好听吗?生:好听。这首歌曲来自一个感人的故事,你们想听吗?生:想听。播放背景音乐《童年的回忆》。
师:在遥远的美国,有一个名叫杰克的男孩和一个名叫苏珊娜的女孩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美国阿拉巴马,每当杰克弹着心爱的五弦琴,美丽活泼的苏珊娜就会伴随着琴声唱歌跳舞,他们度过了快乐而难忘的童年生活,后来,苏珊娜一家要搬到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去生活,他们再也不能经常见面了,非常伤心,过了很多年,杰克非常思念他的好朋友苏珊娜,决定去路易斯安那州探望他多年不见的好朋友,于是他坐着飞快的马车弹着五弦琴,情不自禁的唱起了歌曲《噢!苏珊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国歌曲《噢!苏珊娜》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讲故事有背景音乐《童年的回忆》的渲染,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勾起了主人公对美好童年的回忆,同时也加强学生对歌词的记忆、对歌曲的理解,使学生懂得友谊的珍贵。】
2、感受歌曲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来听听中文版的《噢!苏珊娜》
(1)播放录音范唱(师引导学生用捻手、拍手打节奏,感受歌曲的强弱和情绪。音乐毕)
A:师:听了刚才的音乐,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愉快、欢乐、高兴(板书歌曲情绪)
B:师:这首歌曲中出现了美国的两个地名,你们找到了吗?谁给大家说一说。
生:阿拉巴马
(2)师范唱歌曲
A:师:现在想不想听老师来演唱这首歌?生:想
(请把音乐课本打开翻到15页)
你能用小手在书中找到老师唱到的歌词吗?
师:好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B:师:谁想把歌曲内容给大家口述一遍。(叫个别学生)
C:师:细心地同学有没有发现老师第一段歌词没有唱完就去唱第二段歌词了?生:有反复跳跃记号
(3)提示反复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4)简介歌曲
这首歌曲是美国著名作曲家福斯特于1847年创作的歌曲,歌曲不仅表现了对朋友的真诚的情谊,也是对生活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
3、感受旋律
A:老师唱名唱出歌曲旋律,学生做动作分辨两种不同的旋律。
师: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玩一个音乐小游戏,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生:想
老师唱两种乐句,如果你听到do re开始的乐句时,你就起立做捻手的动作,当你听到fa开始的旋律时,两手放肩不要动,比比谁的耳朵最灵敏,谁的反应最快。(师生互动)
B:学生听唱乐句最后一个音
师:我们的游戏升级了,谁能听唱出每个乐句最后一个音吗?(师唱前半句,生接唱最后一个音,并请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用卡片选择最后一个音。)
C:旋律接唱
师:老师唱前面的旋律,你们接最后一个音(用琴弹奏,学生接唱)
D:用“la”哼唱歌曲旋律
师:能不能跟老师琴声用“la”把刚才听到的旋律哼唱一遍。(1.2预备起捻手指)
师:请学生打开自己的书到15页,在五线谱上找找DO的位置,看谁找的又快又准。你找到了吗?生:DO在五线谱的下加一线,看看你们和老师找的一样吗?(出示幻灯片16)
师:拿出自己的小手五线谱,师提问个别音符唱名。
E:老师带领学生分句唱歌谱。(看大屏幕五线谱)
4、学习歌词
A:出示歌词,师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多媒体出示歌词)
师带领读一遍;学生自己读一遍
B:音乐游戏:弹旋律,对暗号
师:接下来,老师要和同学们玩一个弹旋律、对暗号的游戏,我用琴弹出歌曲的旋律,你们唱歌词,看谁填的最准确。好吗?
C:听歌曲,跟范唱对口型。
师:大家表现的真不错,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游戏——听歌曲对口型。看谁在听歌曲对口型的过程中,能快速将这些卡片排列起来。(贴到黑板上)
D:跟范唱比比谁的声音更美。(学生起立)
【设计意图: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快乐学会歌曲,体现新课标中的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三、处理歌曲(一遍)(请坐)
歌曲前四句表现了愉快的心情,歌声要唱的轻巧、有弹性。注意后两句的情感。如:哦哦,朋友们别为我担心(表现安慰、思念的情绪)最后一句两个好朋友团聚了,应唱出高兴的情绪。
四、巩固歌曲:
1、师生接唱、歌词填空
老师下面用歌声来提问大家,请同学们用歌声来回答我,好吗?
师:我们打从什么地方来还带着什么琴?
我们到怎么样的地方去探望朋友们?
离开家的晚上怎么了可地上挺干净?
什么当空照我心冰冷啊朋友别担心?
2、师生接龙唱或男女生接龙唱
五、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想让这首歌曲更欢快,让我们用双响筒、铃鼓为歌曲加入伴奏。(出示伴奏型。)请你们认真看、仔细听,老师从那个字开始伴奏的?
A:教师用双响筒示范第一句,提问:从那个字开始伴奏?(学生发表意见)
师讲解:双响筒的伴奏是强弱强弱。今天学习歌曲是从弱拍开始,就是弱起,应从第二小节开始伴奏。全体学生模仿。铃鼓伴奏也是一样,从第二小节开始,请看。
B:教师用铃鼓示范第一句,全体学生模仿。
C:谁愿意上台试一试?(叫2名学生尝试一句)若正确,将全体学生分两组,选择乐器跟台上学生跟音乐伴奏1遍
1、教师请全体学生跳邀请舞。
2、同桌小伙伴互相邀请,跟音乐跳邀请舞。
3、开音乐partty
师:让我们一起来开音乐partty,体会童年杰克与苏珊娜那段难忘的时光,好吗?谁愿意上台演唱歌曲?(1名)谁愿意用乐器为歌曲伴奏(4名)谁愿意邀请自己的舞伴上台表演,其余学生用自己优美的歌声表演歌曲好吗?
分三组进行:演唱组(其余学生)
乐器演奏组(有乐器的同学乐器演奏)
七、拓展延伸
八、结束本课:《友谊地久天长》
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因为有了朋友,我们才不会孤单,
因为有了朋友,我们的生活才更加的丰富多彩。
让我们更加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
让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