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望江县“双减”背景下教育教学调研指导工作方案

(2021-09-26 09:46:48)
标签:

双减

分类: 初中教研
望江县“双减”背景下教育教学调研指导工作方案

望江县“双减”背景下教育教学调研指导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的

本次教研主题为:“双减”背景下如何提质增效。

对全县贯彻落实“双减”工作进行业务探讨。了解全县各校“双减”政策实施情况,了解各校课后延时服务状况,发现亮点,分析不足。重点开展“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学习质量的探讨。

二、工作形式

工作形式概括为“调研、服务、指导”六个字。根据教研工作需要,为增强教研的服务意识,本次教研工作以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分别赴学校进行实地调研的形式进行,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观摩、随堂听课、翻阅作业、师生访谈这五种方式进行调研。在调研工作中,要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服务和指导。

三、工作内容

调研指导前教研室全体成员开展学习活动。认真学习研究“双减”文件精神。调研过程中重点调研和指导学校三方面内容:

(一)作业管理情况

1.学校是否健全了作业管理机制,是否出台和完善了作业管理办法;

2.学校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具体做法,科任老师布置作业有什么特色和亮点;学校作业的量大致有多少?作业的“质”有如何?是否有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4.课后延时服务期间,教师怎样进行作业辅导?有哪些好的方式、样式?

5.作业方面的困惑是什么,需要哪些方面的服务和指导。

(二)考试管理情况

1.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那么怎样了解学生学业水平?

2.小学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学校是否有组织期末考试的相关方案和管理细则?

3.怎样合理控制考试难度,在“严禁超课标超教学进度命题”方面该怎么管控?

4.是否有按照考试结果分班、排座位的现象?

5.“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并以适当方式告知家长和学生”这方面怎么安排?

(三)课堂效率情况

1.没有了“加时”“补课”的法宝,不能有“题海”式作业。将时间和空间还给了学生。那么,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在这方面有哪些举措?

2.常态教学的课堂效率如何?怎样让课堂教学精准、有效?

3.国家规定开设的所有课程的教学是否正常化、规范化?

4.观摩课堂教学,发现哪些问题?怎样服务和指导,帮助教师解决问题?

调研后各片形成调研工作小结。

四、工作安排

按照“分片调研、分片小结、分片汇报、分片汇总”的思路展开工作,工作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分片调研。教研室各片联系人组成小组,奔赴片区学校展开调研。

各片联系人负责本教研片的调研工作。具体调研的时间段为:930日前。

具体安排如下:

沿江片:谢江新、汪仁子、胡灵芝

安九片:胡海涛、廖方应

月北片:徐胜结、陈竹来、檀明华

城区片:江晟、郑松华

各片联系人排在首位的同志担任组长。负责召集和安排本片调研事宜(调研行程、地点、车辆、调研活动过程、拍照安排、调研工作小结等)。第二阶段:分片小结:各片搜集调研的第一手资料后,再梳理资料,形成本组本片调研小结。小结一般包括“本片整体情况,特色亮点,问题困惑、意见建议”等四个版块。具体时间为十月中上旬。

第三阶段:分片汇报交流。教研室适时召开研讨会,对调研的情况进行交流探讨。具体安排为三个议程:各片分片在会上汇报调研情况,大家探讨,领导指示。具体时间为十月中下旬。

第四阶段:分片汇总。各片将小结资料进行再修改,形成正式文稿(可以图文结合)。再汇总所有片区调研资料,形成“双减”调研材料,电子文档下发供学校工作参考。具体时间为十月下旬。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这是一项带有政治性的业务工作。教研室从专业的角度切入,深入研究分析“双减”背景下如何提质增效,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教研内容,也是教研室义不容辞的责任。

2.认真调研。调研工作不能走过场,调研人员要认真学习“双减”文件,对学校开展此项工作情况进行细致地了解、分析。调研不是检查,调研的同时要多多帮助学校,尽力服务和指导学校开展好这项工作。

3.仔细总结。任何工作都要重视总结反思。调研工作一定要注重总结,根据调查的情况,根据当前的政策,结合自己的思考,通过总结,使调研工作有深度,有厚度。

六、后续工作推进

根据调研情况,县教研室后续将开展以“双减”背景下如何提质增效为专题的现场观摩研讨会,组织义务段学校教师实地观摩研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