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分析(望江)

标签:
安徽d2020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
分类: 试卷分析 |
2020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分析(望江)
一、化学试卷的基本特点
今年是安徽中考改革的第一年,没有考试纲要,只是依据课程标准命题,化学试题的题型、题量、赋分与往年相比有了一定的变化:全卷由以前三大题变为两大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计算题容纳在非选择题中),16道题变为17道题(增加两道选择题,减少一道探究题),总分由原来的(60+4)分变成了(40+3)分,题型也略有变化。但仍体现了“以稳为主、稳中求变”主导思想,继续保持“重视基础、突出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命题思路,内容仍然体现“立足基础、突出主干、体现能力、兼顾全面”的要求,试题注重课本知识,层次安排合理,突出学科核心观念,知识覆盖面广,紧密联系社会和环境,注重化学与生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关注新能源,试题设计图文并茂(22张图、2张表格、1个坐标),素材贴近生活,注重探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难易适中,既充分体现考查初中毕业学业水平功能,考查学生的化学素养,又能为考生进入高中学习化学知识起到衔接和导向的作用。
(一)试题类型构成稳定,立足教材,注重双基知识的考查,内容覆盖全面
虽然今年试卷的题型、题量、赋分与往年相比有了一定的变化,但命题范围紧扣课程标准,考查知识点覆盖全面,核心考点与主要题型稳定。
单选题考查内容包含物质变化、环境保护、实验基本操作、元素周期表方格信息、营养健康、化学式意义、微粒性质、溶解度及配制溶液,催化剂与质量守恒定律等,大体题型及考点与往年基本相同。
非选择题包含材料题、气体制取和收集、流程题、科学探究题及计算题,和近若干年来的中考题型相似,不同点在于将计算题容纳其中。第13题一改往年方式,出现了文字材料,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第14题实验题和第15题制取硫酸亚铁晶体的工艺流程,较往年更加简单,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书写、仪器的名称、物质分离操作、气体收集等。第16题和往年一样考了控制变量研究化学实验,注重实验设计;第17题是最简单的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
(二)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考查
整套试卷严格以课程标准的要求出题,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让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同时关注学生经验,联系科技进步和社会实践,注重基础知识,强调理解和运用,突出学科特点,重视实验与探究,体现“以人为本”,强化人文关怀和教育功能,充分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试题从骑车上学、金属垃圾回收、节约用水、空调调温、试剂摆放、危险品运输、禁止烟火、禁止燃放鞭炮、甲醇制氢、超临界水中有机物的转化等方面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试题背景,突出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环境、科技中等实际问题的联系,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时代主题。
(四)突出学科特色,注重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内容标准中对各主题的学习提出了探究活动的具体建议,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将科学探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在内容标准中单独设立主题,明确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内容与培养目标。科学探究题是安徽传统的优秀试题,是中考备考和学生能力考查的重点题型。今年的探究题难度适中,学科特点更强。该题以
总的来说,整张试卷联系实际,贴近生活,难易适中,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发展,突出化学与生活、生产和科技的密切联系,体现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稳定,内容考查全面,体现全面性和基础性
与往年中考化学试题相比,虽然题型题量有所改变、分值减少,但试题的设计理念无明显变化,知识结构合理,难度略有下降。整张试卷紧扣课程标准,试题紧密联系社会和科技发展,注重化学与生活、生产实际的结合,突出了主干知识和核心化学观的考查:如物质变化判断、物质分类、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化学式的含义及相关计算、环境保护、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子的基本性质、从微观角度判断分析化学反应、溶解度、化学材料分析、制取和收集气体的方法、化学工业生产流程、科学探究、控制变量探究思想、化学方程式书写、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等。
选择题中,主要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环境保护、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营养素与健康、化学式的意义及相关计算、分子的基本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和溶解度及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知识。与往年相比题量及分值均有一些变化,由原来的10题变成了12题,满分由原来20分变成12分。安全标志认识的考查,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往的实验基本操作方面变成单考胶头滴管的使用,强调实验的规范化。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判定中穿插催化剂有关知识,体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第4题人体的营养物质的考查由健康饮食的考查取代,体现化学对生活的重要意义。第7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中穿插化学肥料,考查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第8题以电解水实验为情境,考查学生思维能力。溶解度的考查一改以往的单一溶解度曲线或表格方式,有意淡化溶解度这一抽象内容,直接给出溶解度,以其为题眼,与配制溶液及溶液的性质联系在一起,大大降低题目的难度。
非选择题题中,13题的材料题,采用了文字材料,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4题考查了仪器名称,气体制取的基本原理及收集问题。15题以化学工艺流程为主线考查了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化学反应、环保等方面内容。16题以实验为核心,突出科学探究。附加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能够考查考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深度,这就要求考生们能够迅速灵活地形成解决问题的程序。17题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1)小题根据已知量求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第(2)小题根据差量法求二氧化碳的质量并分析与理论值存在差异的原因。
(二)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对考生处理信息能力要求提高
试题提供的材料丰富多彩,全面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这些信息包括情景图片、实验装置图、坐标图及数据表格、化学工艺流程图、元素周期表等,而这些信息中蕴涵的物质性质、反应数据等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内容,这就要求考生能够概括出新的知识并与原有知识相结合,从而解决问题。选择题部分较多体现了考生对图像信息的处理能力,12题中有6题配图,难度、形式与往年相当,第8题现象和理论的差异原因、第10题证据与结论、第12题利用简易装置进行微型实验考查物质的性质及物质之间的反应等问题会成为部分考生的绊脚石。第13题是传统的材料题,虽然一改往年图片展示,转为文字描述,但难度应该不大,不过需要考生认真阅读,并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第15题是生产流程题,今年的难度不大,要求学生会充分利用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第16题科学探究考查控制变量的思想以及对证据的分析能力,难度较往年有所下降,题目表述精简,背景是考生熟悉的铁制品的锈蚀,降低了考生的心理负担和畏难情绪,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信息加工和处理能力。加分题考查学生对信息处理能力和思维能力,并能熟练运用控制变量设计实验,难度值较大。
总体来讲整张化学试卷图文并茂,联系实际,贴近生活,难易适中,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发展,突出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环境和科技的密切联系。体现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时代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