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气体摩尔体积说课稿

(2019-08-24 07:55:20)
标签:

说课稿

气体摩尔体积

分类: 科研任务

气体摩尔体积说课稿

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节教材是学习摩尔和摩尔质量概念的基础上,介绍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这对学生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打下重要基础。本节主要内容有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实际上是特殊概念和一般概念的关系,教材编写采用特殊到一般的顺序,也是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认识总是从特殊开始的。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了解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 能力目标: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内容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

3.教材的重,难点

1)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难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气体的摩尔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说教法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根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本节采用了对比,推理,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认识概念的个性和共性的目的。

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对于化学课的学习,高一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老师将一个知识点多次讲练以强化其理解与记忆,因为学生对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较慢,遗忘速度快。由于气体的摩尔体积这概念比较抽象,限于接受能力,不能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透彻。因此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2.学法指导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会观察和分析问题,善于从个性中归纳总结出事物的共性。

说教学过程

1.通过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引出新课程

通过前一节摩尔质量的学习,将宏观质量与微观粒子联系在一起那么,物质的体积与微观粒子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给出一些物质的数据(0 、101 kPa)要求学生利用质量、体积、密度的关系求出体积,填好表中空格。(可将学生分为3~4组分别完成。)

启发学生分析研究所得的数据,发现规律性。

2.通过师生互动总结归纳出决定物质体积大小有三个因素:

   物质粒子的多少物质粒子本身的大小物质粒子之间距离的大小

引导学生思考在上述计算中,物质的粒子都一样多,所以只有后两个因素在起作用。

3.  然后利用多媒体

[投影]固体Fe、液体H2O、气体CO2粒子间距示意图(引导观察,从中发现问题并得出结论:固体、液体粒子间距比气体粒子间距小得多。)

[教师引导]通过分析发现,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粒子间平均距离的大小,从而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得出:在上述条件下气体体积近似相等且约为22.4 L

[设问]在其他条件下,气体是否也遵循这个规律呢?(从而引入气体摩尔体积)

4.巩固练习,理解内化

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强化对摩尔的理解及使用时注意点

5.布置作业

作业:习题中相应作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