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习培训 |
一、紧扣学科精神,聚焦核心素养
这一节课,赵老师借助中国桥梁这一主题,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从清明上河图中的古桥到中国各类材质的大桥,从实物桥到抽象桥,再到Chinese craftsmen的精神,丝丝入扣,逐层地向学生展现了沉敛厚重而又生机盎然的中国。整节课引导学生感受桥梁建设者的劳动心血,并了解桥梁发展史,激发学生对祖国、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整节课落实了“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
二、挖掘桥梁文化,感悟文化底蕴
老师对中国桥梁文化的挖掘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用“三桥”视频引入情境,并融入语文学科教学,唤醒学生关于三座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桥梁信息和记忆。用写实的方式传授了桥梁相关知识,又以桥梁建设的文化和历史为暗线,通过巩固输入、操练、渗透、交流、输出等方式给学生搭建梯子,引导学生感悟中国桥梁的深沉而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建筑本身的艺术美。
三、大胆创新设计,播撒美好梦想
导入部分的三大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桥梁短片,唤醒了学生对中国桥梁的认知,结尾部分以卡通人物的形式引出中国未来桥梁的创意设计。这些都是赵老师努力从教学走向运用,借此唤醒学生的大胆创新精神,希望在每位孩子的心中都播撒下主动设计改变未来的梦想。巧妙的构思,精巧的设计,都体现了教师将文化品格融于教学中,这也是用英语表达爱国情怀最自然、最真实的流露,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强烈民族情感的展现。
学生用英语表达的语言能力可能有限,但是他们对桥文化的感悟一定远远超过语言,在他们的脑海里一定有许多关于对中国桥梁的理解,这里也许会腾飞出未来的中国桥梁设计大师。赵老师在结尾时设计了开放式的设问环节,就是希望引导学生以桥梁的精神做人做事,以开拓者之身去创造属于每一个人不同的人生。
这一堂课虽然容量很大,但是由于能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老师善于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步步将相对复杂困难的建筑知识有趣、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由浅入深,化繁为简,让美术、科学、传统文化等知识,不着痕迹地在课堂上与学生发生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