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班主任个人三年发展实施方案
(2022-12-31 20:33:07)| 分类: 示范引领 | 
名班主任个人三年发展实施方案
一、工作指导思想
根据(宜教体发(2021)5号)《安庆市培养“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实施方案》以及县教体育局《关于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的相关要求,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认真学习德育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点燃新创意。在三年的名班主任发展工作中要不断加强班级管理的实践与研究,努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传播先进的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和方法,进一步营造科研氛围,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成就学生,发展自己。争取用三年的时间,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名班主任,并且发挥名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为提升县内教育知名度,实现县教育事业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个人情况分析
(一)个人的优势
1.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到现在已有20余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已积累了一定的班级管理经验,加上自己平时喜欢看书喜欢学习,因而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育人理念,探索新的带班方略和管理模式。
2.本人热爱学生,深爱班主任工作。工作上以服从大局为先,踏实勤勉,兢兢业业,能积极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
3.心态平和,能正确地处理与同事、学生和家长的关系。所带班级注重民主,班干部得力,学生管理能力比较强,自觉性也很强。
(二)个人的不足
专业素养的提升与专业知识的储备方面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对学生心理特征的认知缺乏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面对一些生理和心理方面有着严重缺陷的孩子时,总有些力不从心。
三、个人发展愿景
本人将在名班主任任期内的三年里,立足本校,带动全县,放眼全国,以“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学习方式不断促进个人专业发展,本着“专业引领,示范辐射,分享共赢”的意识带动本校乃至全县青年班主任成长,引领他们德、能、情、意的协同发展,努力成为推动学校以及全县德育事业良性发展的一股基层中坚力量,共同为学校及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努力给学生带去幸福感和生长感。
四、个人发展目标
本着以“引领、带动、辐射、研讨、发展”为宗旨,以班级建设为主阵地,以班级常规管理实践研究为基础,以提升班主任专业素质为核心,以课程项目开发为导向,以课题研究为中心,融理论性、实践性、研究性于一体,遵循优秀班主任的成长规律,通过三年为一个周期的有序有计划的成长与发展,拟定以下发展总目标: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促进理论积淀,能解读相关教育理论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能够进行教育管理专题或科研课题的研究,能撰写较高水平的研究报告。
积极撰写教育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并在本区域内交流或公开发表。
优化班会设计,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努力成长为走得出去且有一定影响力优秀班主任。
发挥名班主任的示范、引领、辐射与指导作用。主动承担校校级或县级以上班主任专题培训讲座和送教任务,每年培养若干名学校骨干或优秀班主任。
第一年度(2022年1月--2022年12月)发展目标
1.积极参加“三名工程”创建的各项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个人三年发展方案和年度发展计划。
2.认真做好班主任工作,年度内提交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与学生相处等方面的工作文稿不少于2篇,发表不少于1篇。
3.研读2本德育与班级管理方面的专著,撰写读书笔记不少于5千字;坚持阅读德育与班级管理方面的刊物,读书笔记不少于5千字。丰富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积极记录工作中发生的有价值的案例,为今后的工作找到参考和反思。
4.认真履行“名班主任”义务与责任。积极向其他优秀班主任学习,与校内外的名班主任多交流,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与青年班主任“结对”,帮带青年班主任(至少3名)成长。
5.作阶段性的总结反思。
第二年度(2023年1月--2023年12月)发展目标
1.研读2本德育与班级管理方面的关于专著,撰写读书笔记不少于5千字,坚持阅读德育与班级管理方面的刊物,读书笔记不少于5千字。
2.举行主题班会、教育个案研讨、经验交流、主题论坛等成果展一次。
3.发表2篇班主任教育方面的文稿。
4.参与各种培训学习,提升自身师德修养,努力让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名班主任。
5.参与校内的任何班主任培训会议,争取可以做一次专题讲座,不定期与本校班主任进行经验交流。
6.及时在博客中上传各种资料,让自己更优秀。
7.参与一个德育与班级管理方面的课题。
8.作阶段性的总结反思。
第三年度(2024年1月--2024年12月)发展目标
1.研读2本德育与班级管理方面的专著,撰写读书笔记不少于5千字;坚持阅读德育与班级管理方面的刊物,读书笔记不少于5千字;上传四至五篇特色的学生教育个案、主题班会设计方案等。
2.在CN刊物公开发表一篇论文。
3.继续参开展课题的研究,至少有1项在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评比中获得奖项。
4.提交一份以上优秀主题班会设计或优质学生教育个案;在县内做一次班主任主题培训讲座;在县内开展一次主题班会送教活动;
5.积极投入教育科研,探索规律,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名班主任”的要求不断鞭策自己,勤动笔,勤动脑,及时积累个案,归纳资料,让自己的教育留有痕迹,写出高质量的教育心得与经验,教育感受,教育总结,自己在平时所做的工作的想法与实践经验。
6.作阶段性的总结反思。
五、具体措施
(一)强化学习
1.同读同研:扎实开展阶梯式阅读活动,从专家著作→专题研究→理论沉淀→提炼输出,把个人的研读与同伴的研读相结合,在校内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三年都要常态化,计划性要强,要定时间、定书目、定内容。
2.专家引领:走出去、请进来,听专家报告,跟岗学习,现场观摩等。
主要有三种形式:
(1)参加各级各类的班主任技能大赛,优质班会课展示等学习活动并做好相应的学习笔记。
(2)聆听有关专家大师的教育理论、德育、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讲座或培训,反思自己的教育,找出不足加以改进,优化自身专业思想,并随时把自己的收获和反思整理出来。
(3)适当参加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和实践活动。
(二)共建共享
在校内与青年班主任共建共享德育课程资源,包括读书笔记,帮扶学生记录,教育随笔,案例,主题班会材料,论文及发表情况,系列读本,学术交流材料,互动网络平台等,三年都要注意积累,及时整理归档,尤其是第三年,也要注重成果的推广应用。
(三)日常研修
 
(1)每天诵读一篇文章
(2)每天和一位学生谈心
(3)每天专注一小时(活动自定,班主任方面的)
(4)每周写一篇教育随笔
(5)每周上一节主题班会课
(6)每月读一本教育类报刊(班主任、班主任之友)
(7)每学期写1篇案例分析
(8)每学期撰写1篇德育论文
(四)适时实践。
依据教育现状,确定班级建设的研究方向,并开始个性化实施。通过走进课堂、一节班会课、一个问题的探究、一个好的创意、一次家长会等开展交流研讨活动,深入实践,分享提升,并在本校尝试实践应用,创新班级管理。
(五)积极送教。有序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六)对比反思。与其他名班主任进行对比,找出不足,重新审视定位自己。与名班主任同伴开展阶段性的反思交流会,论坛沙龙等,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学习交流系统,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七)课题助推。
课题研究有助于提高班主任发现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有利于实现班主任角色由教育者向反思者、研究者、成功者提升。在任期内与其他名班主任共同申报市级及以及课题,成为课题研究者,以实践、观摩、反思、分析等为研究方法,进行课题研究,积累研究资料,完善研究方式,总结展示研究成果,并最终完成课题结题。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