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伦布拉格大峡谷,亦名西部梦幻大峡谷,蒙古语为“布勒格斯太”,意为一个多泉的地方。这是我所游历过的所有峡谷中最为奇特,最为壮观,最为原始的一个大峡谷,她让我深深地震撼,让我由衷地折服~原来峡谷并不仅仅是由山崖、泉流、瀑布和绿植组成的,也可以是由纯山石、超自然、断崖峭壁构成的一条危石崖路。
敖伦布拉格大峡谷位于阿拉善左旗敖伦布拉格镇境内。敖伦布拉格镇伫立在内蒙阿拉善左旗的东北部,东与狭长的河套平原相接,南临浩瀚的乌兰布和沙漠,西连浩瀚的阿拉善草原,北依雄伟壮观的阴山余脉,距我们前一站所在地巴彦淖尔磴口县仅六十多公里,距我们前日所经的巴彦浩特也只有三百公里的路程。
敖伦布拉格大峡谷全长约五公里左右,走进峡谷,便被包裹在两列由深红色沙石危崖筑起的峻岭崇山、参天绝壁之中,感觉我们立刻变成了渺小的矮人国中的人偶了;耸立于两旁的山壁,往往以我们身高的数倍乃至数十倍的高度为我们砌起了一道宛若封闭式的山间人行步道。
劳伦布拉格大峡谷,融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于一体,记录了百万年来内蒙一带地貌的变迁和地质的演化过程,内蒙境内狂风暴沙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这里独特的沙漠、戈壁为主体的地质景观,这在我国其他区域中极少能见到。凡来到敖伦布拉格参观游览的旅人无不为之动容和感叹。
敖伦布拉格大峡谷大约形成于二千三百万年之前,当时的喜马拉雅地质运动使得阿拉善地区迅速抬升,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间歇性的抬升作用使得阿拉善地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质的推、拉、压、沉的崩塌巨力作用和流水侵蚀、岩溶溶蚀为这一带塑造了在其他地区中难以觅踪的奇异、雄浑、独特和孤僻的地貌。
丹霞地貌为敖伦布拉格大峡谷披上了一层漫无边际的褐红色外衣。大峡谷的山石基础是形成于距今七~九千万年之前的晚白垩世的红色河湖相砂砾岩,即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状或缓倾状的红色地层。这类底层含有红色氧化铁,一般多为坚硬而厚实的砾石、啥时组成,当水流侵蚀后,在岩石的表面会呈现很多断痕和节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