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中的天桥景点,严格地说来并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桥梁,而是一处修筑在千丈峭壁上的绝壁长廊。这座天桥长约300余米,宽却不足1米,是完全悬空在绵山山腰间的一条世间罕见的云中栈道。栈道上修筑有庙宇、殿堂和长廊,人在桥上行走,可攀附在桥栏上俯瞰绵山的山谷,还可欣赏中国最险绝的军事要塞塞石勒寨。
绵山的云峰寺景点,原名抱腹寺,因其建于抱腹岩而得名。该寺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了,由唐代高僧边迪公筹划、魏明帝下诏修建。寺庙殿宇依山而筑,器宇轩昂,一部分藏匿于抱腹岩的岩洞中,在我以往所游历的为数不少的山间寺庙中实属罕见。
古藤谷,俗名溪水沟,被人们戏称为绵山的野生植物园。走进古藤谷,各种奇树遍布,有的盘亘错节,貌似古藤;有的如盆景,伴着奇石、飞瀑组成了一幅幅趣画趣图;有的是古藤缠绕着古树,形状似伞、似桥、似网、似林,不一而足,形成了在北方十分少见的藤景奇观。
介公岭是绵山成名的一处主要景点。介子推是古今中外唯一的能以山岭、县城、节气、民俗的命名来铭记、缅怀的一位历史名人。介子推当时隐居的介公岭景点中有哀号坡、绵山碑林、神仙石林、呼介石、介公墓等令人感叹唏嘘的瞻仰景点,行走到此,不免为这一历史的悲剧而嗟叹、伤感。
绵山水涛沟素有“北方小九寨沟”的美称,来到此景中,始信此言并无虚妄。水涛沟全长约15公里,沟中古树、怪石、山花伴随着长年流淌不息的山水,一层层重叠而下;一段段晶莹剔透的瀑布,仿若是将一匹光鲜靓丽的银色丝绸不停地抖动所形成的帘子。那冰凉、轻盈的水滴沾到手脸时,才会恍然觉悟。
在绵山的栖霞谷中,最能体会到绵山的雄峻、高耸和绵延。在这一带景区中,山峰险峻,怪石林立,身处其中,犹如来到了洞天盆地一般,四周一道道蜿蜒向上、九曲连绵的山梯,引领着人们进入到绵山的腹地。
要想攀上栖霞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胆量,更需要有体力。进入栖霞谷的唯一通道是必须攀爬一段以铁索连接着才一脚宽的木板架成的天梯,相传,当年介子推母子就是这样攀着天梯才到达隐居地的。我们一行年近七十的老头老太,都是勇于攀登的老顽童,十多人鱼贯地登上天梯,进入栖霞谷参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