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沪郊游之广富林

(2020-07-27 18:58:55)
标签:

松江

广富林

遗址

上海之根

分类: 沪郊巡游
【原创】沪郊游之广富林
【原创】沪郊游之广富林
  松江一日摄影游的最后一站是广富林遗址公园。我们赶到广富林时已近黄昏,组织方告诉我们不安排进园,只是在辰山塘的西岸拍摄广富林的日落。广富林,原称皇甫林、广福林,位于松江辰山塘的东岸。那天,我们是真正的隔岸相望,只能远观,不能亲近。
【原创】沪郊游之广富林
【原创】沪郊游之广富林
  广富林被称为上海之根。从名字上看,这一定是上海的最早发源地,事实也正是如此,早在元代,史料上便出现了广富林的名称;明代正德年间,《松江府志》中记载了广富林市;到了清代,广富林地区已成为镇。因此,广富林是上古时期东吴的东部地区文化、政治、经济和交通的中心。
【原创】沪郊游之广富林
【原创】沪郊游之广富林
  在二十一世纪的初期,松江广富林遗址原始文化考古的新发现轰动了考古界,当时的报刊杂志上称其具有四项重大意义。一是基本探明了该遗址自原始社会以来所经历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等历史演变;二是发现了首批自黄河流域移居于此并和当地人合作共创的历史渊源;三是初步得知了广富林一带自周代便有城镇聚落;四是发现了别具一格的干栏式建筑和地面式建筑两种类型的原始社会房址。
【原创】沪郊游之广富林
【原创】沪郊游之广富林
  1958年广富林遗址的发现和1999年广富林遗址的发掘,揭示了广富林文化是介于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之间的一种新文化,她的诞生,约在距今4000年多年前的公元前2500年~1900年之间。自此,史学界清晰界定了上海的历史脉络:距今约7000年的马家浜文化距今约500年的崧泽文化距今约4500年的良渚文化广富林早期文化广富林晚期文化距今约3800年的马桥文化。解决了长期来史学界对于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之间年代缺失的疑惑,填补了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末期的文化谱系。
【原创】沪郊游之广富林
【原创】沪郊游之广富林
  在发掘广富林遗址的过程中,史学家们确证了上海的诞生和发展。约6000年前,松江的原住民便在广富林一带繁衍生息;约4000年前,第一批来自黄河流域的移民迁居于此,与当地的原住民共同创造了广富林文化。史学家们由此证实了民间关于“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滩;先有广富林,后有松江史”之传说的正确性。
【原创】沪郊游之广富林
【原创】沪郊游之广富林
  2013年,广富林遗址经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6月,对外开房后的广富林遗址公园面积约为1.3平方公里,景区虽然不大,但内涵丰富,包含了民俗文化展示区、农田保护区、古镇改造区等几大片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日后一定得回访我的家乡上海之根~广富林遗址公园。
【原创】沪郊游之广富林
【原创】沪郊游之广富林
  在广富林遗址公园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景区里那几座看起来犹如漂浮在湖面之上的展览馆。这是带有古建筑遗韵的现代中式风格建筑,又参照了埃及金字塔型的建筑特色,人字型的屋脊之下,以大面积玻璃山墙,显得格外地通透、敞亮。那三角坡型的建筑,成了上海著名景点中的新宠,吸引了无数上海人和外地观光客前来参观、拍摄。
【原创】沪郊游之广富林
【原创】沪郊游之广富林
  那天,令我感觉到十分可惜的是天气,那阴沉沉的光照,使得拍出的建筑失去了生气和灵动。傍晚时分,我们整整等了一二个小时,却始终未能见到日落的景象,淡淡的晚霞也只是稍稍露了一下便消退了。而且旅行社并没组织我们入内采风,我们只能站在辰山塘的一边,拍下了沿湖的几栋建筑。
【原创】沪郊游之广富林
【原创】沪郊游之广富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