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地处台湾岛北部的台北盆地中,是台湾省的省会,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工业、商业和传播业的中心。台湾旅游时,我们在台北市逗留了数天,参观了台北市的主要地标性建筑和著名景区。
台北市,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历史遗迹众多的城市。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居住。1875年(清光绪元年),钦差大臣沈葆桢在这里建立台北府,统管台湾军民政务,从此这里便拥有了台北这一城市名称。
台北市最早的原住民是凯达格兰人(平埔族),但现在已经基本都汉化了。明代初期有汉人来此开垦、居住;17世纪初西班牙人占领了台湾北海岸时;台北历经了荷兰人的统治和郑氏王朝;1709年,泉州人陈天章、陈逢春、赖和永、陈宪伯等在政府的支持下,逐步开发了大量的原始土地。
1895年,台湾因马关条约被割让给了日本,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后,中华民国政府在当时的台北市公会堂举行受降仪式,才让日本的殖民时代画下了句号。1945年,国民政府接收了台湾后,列台北市为省辖市。
1949年,随着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后,台湾岛陡增200万军民;1960年代后,众多的中南部民众北上求学、工作,使得台北市的人口快速增长。1970年至1980年成为台北市的高度发展期,城市的商业中心也开始逐渐向东转移,台北市被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机构之一的GaWc评委世界一线城市。
圆山大饭店是台湾岛上一家知名的大饭店,位于台北市中山北路上。这是一幢传统建筑造型的饭店,历史悠久,气势宏伟,是台北市的地标之一。圆山饭店壮丽,具有中国式的穹栋建筑和富丽堂皇的古典气派;圆山饭店神秘,一直以来拥有不少真实的但富含传奇的历史色彩和密道传说;圆山饭店依傍着基隆河,高耸于圆山的山腰,在台北市的不少地方,仰头便能欣赏到她的独特气势。
台北市孙中山纪念堂,位于仁爱路四段,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的。纪念馆占地约三万五千坪,是一座宫殿式的建筑。纪念堂设在中山公园内,近旁有九曲桥、池塘、假山等诸多景色点缀。纪念堂内部设表演厅,灯光、音响、设备皆为一流,现经常举办高水准的音乐会。
我们的旅游大巴在台北市内行驶中,我凑巧拍下了台北市的著名寺庙~行天宫。行天宫是主祀关云长~关公的台湾民间信仰庙宇,俗称“忠义庙”。台北市内共有二座行天宫,一处位于松江路、一处位于北投区,这是台北参访香客最多的庙宇,每天进出庙宇的人数可达二万以上。
到台北市,一定会去看一看那座风靡全球的101大楼。101大楼,又名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台北金融大楼,位于台北市的著名信义商圈中,因为她的出名,故周边也都以信义命名了,101大楼东临信义广场,北依信义21号公园,西近富士洋行,南靠捷运信义线。101大楼是一座层高101的办公大楼,每八层设为一个单元结构,彼此接续、层层相叠,看起来既雄伟又玲珑。2011年,101大楼获得了美国LEED白金级认证绿色建筑。
台北市的西门町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热闹地区。西门町位于万华区,是台北西区最重要的一个消费商圈。西门町的名字来自日本,当时是日据时代,有不少日本人居住在这一带。1896年,这里有了第一家名为“东京亭”的戏院,后来这里又陆续开设了刺青街、电影街、KTV街、万年大楼、万国百货、诚品书店和各式各样的精品小店,现在已成为台北市民节假日里最喜爱的去处之一。
台北市的士林夜市是一个颇具规模且知名度很高的夜市之一,有超过五百家的小吃店面和摊贩,也有不少日常用品的特色小店。每当夜幕降临,逛夜市的人潮总能将狭窄的通道挤得水泄不通。一个个飘溢着鲜香味的小吃摊,一家家服饰店、精品店、鞋帽店比肩接踵地挨户紧邻,只要市面上有点名气的,这里都能找得到。
梅庭在台北市的中山北路附近,这是一栋咖啡色的日式木结构建筑,中国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佑任自1949年来到台湾后,就一直居住在这里。于佑任,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原名伯循,字诱人,后以谐音“佑任”为名。于佑任,不仅是早年的同盟会成员,长年担任国民政府的高官,同时还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等学院的创办人。
梅庭有一个小巧的花园和一栋精致的两层楼房,房子依山而建,庭院内幽雅苍郁,园圃葱翠,十多株樟树、榕树参天林立;室内陈设简朴,洁净,墙面上挂满了字条字幅,大都为于佑任和他的幼子于中令所书。
台北的升恒昌免税店在民权东路三段的热闹地带,这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商厦,每个到台北游玩的旅客在离开前一般都会进去浏览、出商厦时都会双手拎满大小包件的购物天堂。这里布置华美,名品林立,各式各样的世界品牌都能在这里找到踪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