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游览了船帆石后,驱车来到了鹅銮鼻景区。鹅銮鼻距离船帆石仅三公里左右,驾车仅几分钟便能到达。但这一路的景色却非常美好,道路两旁满栽着热带植物,成排的棕榈树连成一片,象是一幅绿色屏障般护卫着车辆的安然前行。
踏进鹅銮鼻景区,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充满着浓郁南国风情的花园。一条开阔的景区大道直通向海边,大道二旁高大的线棕好似列队欢迎游客的仪仗队;线棕树梢的繁茂枝叶在道路上投撒下片片的阴影,好似为游客撑起的一把把巨大的遮阳伞。
鹅銮,在台湾高山族语言里是“帆”的意思,因为附近有一块象形船帆的巨石而取此名;这里的陆地向着大海突伸出一块长圆形的岬角,形似一个伸向大海汲水的象鼻,合称为鹅銮鼻。鹅銮鼻又名南岬,其寓意便是地处南端的半岛。
鹅銮鼻景区的标志是一栋白色的灯塔。该灯塔于1881年动工,至1883年建成。灯塔为纯白色圆柱状,粗壮的塔身上开凿出若干个方形的透光窗孔;塔高18米,塔底周长有110米;灯塔的内部分为四层,每层架设铁梯;远观灯塔,恍若一位巨人般屹立在海边。
鹅銮鼻位于台湾岛的最南端,地处中央山脉尽头的台地,地块的尖端挺深至海水中,故三面临海,一面背山。这里是太平洋、巴士海峡和台湾海峡的分界处,南海上轮船来往时必经此岬,在这里建立一个能引领海上船只的灯塔,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鹅銮鼻灯塔的灯光每间隔十秒就会自动闪亮一次,其光力可射达20海里之内的海域,是远东地区最大的海上灯塔,素有“东亚之光”的美誉。在鹅銮鼻灯塔建立后的一百年即1982年,开辟了鹅銮鼻公园。公园里四季如春,旖旎多彩,蕉风椰雨,碧海白浪,热带海滨情调浓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