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6633117692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温柔的虎行遍天下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0
博客访问:
14,435
关注人气:
53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原创】张掖大佛寺
(2018-08-28 21:36:08)
标签:
张掖
大佛寺
金经
分类:
西北之旅
我们在张掖参观的第二个景点是大佛寺。大佛寺位于张掖市的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一处十分重要的名胜古迹,又是历史名城张掖的标志性建筑。宽阔、高大的殿宇,古树参天、绿草成荫,环境恬静、优美,令人跨入大门就会感受到一份肃穆、庄严、神圣的感觉,自生一种克制、收敛、谨守成规的约束力。
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历史悠久,是我国现存不多的西夏时代的寺庙之一;大佛寺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敕名宝觉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敕改为弘仁寺,现因寺内有一尊巨大的卧佛,故更名为大佛寺(也有叫睡佛寺的);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寺寺院门前有一片开阔的广场,建有一座巨大的牌坊,上书“塞上禅林”的四个大字,让到此的游客一下子就能明了大佛寺在塞外占据了何等重要的地位。进入大佛寺的寺院大门后,一座风格大气、制作却十分精致的牌坊矗立面前,二旁同样呈现出既大气又玲珑的二栋方型亭楼对称而立,和寺外的大牌楼相互衬托,相得益彰。
大佛寺占地约有二万三千多平方米,整个院落坐东朝西,因常年遭受天灾人祸,寺庙几近毁灭,现在仅存中轴线上的建于西夏的大佛殿、建于隋代的万寿木塔、建于明代的弥陀千佛塔和钟鼓楼、名扬西北的建于清代的山西会馆。这些饱经沧桑的建筑,让每一位来此一游的旅客都深深地感受到我国建筑史的悠远和宏大。
大佛寺殿堂是大佛寺的重点建筑,殿宇轩昂,面阔九间(约有四十八米),进深七间(约有二十四米),高二十米,重檐歇山顶,一栋藏式的佛塔高高矗立其上,更显大殿的非凡气势。殿宇建筑两旁和前后,高大的绿树掩映,四周如茵的草地围绕,使得大佛寺兼具了宏伟、优美和幽雅的灵气。
大佛寺内珍藏着许多难得一见的佛教文物,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承载着大量的历史信息。这从寺中一座诗词碑廊便能见其一二。这座碑廊是我国西部历史文化的遗存瑰宝之一,一块块已被损坏的巨碑被安放在一座大殿的侧廊内,碑上镌刻的文字大都已磨损了,但依稀透射出浓浓的曾经昌盛的西域文化。
大佛寺内安放着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释迦牟尼佛祖的涅
槃
象。这尊大佛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奇特的是,你顺着大佛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慢慢移动,双眼紧盯着佛祖的眼睛,你会感觉到佛祖始终是以一份慈爱、仁善的目光注视着你。因为寺内不准拍照,所以只能参观而无法留下影像了。
大佛寺殿后的藏经阁中,藏有唐宋以来的佛经六千八百余卷,其中一部明代英宗敕赐的《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经》,是全国仅存的几步珍贵经书中最完整的一部,俗称金经,赵朴初看后称其为国宝。在文革中,一位常年驻守寺庙的姚姓年轻尼姑,为了保护经书,将其封存在一道夹墙里,后姚姓尼姑葬身火灾,人们在清理她的遗物时发现了经书,才使得这部旷世奇经重建天日。上照便是姚姓尼姑的塑像。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原创】张掖国家地质公园的奇异峰岭
后一篇:
【原创】嘉峪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