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门源油菜花景区后,我们一路向着张掖方向直奔。这一路,始终行驶在祁连山脉脚下,丛山峻岭、无边草原伴随在我们的车窗两旁,迤逦相伴、亦驱亦行,使得原本枯燥的赶路行程变成了一场观景、拍照的画中游。
“祁连”,原系匈奴语,意为天,祁连山也就是天山的意思了。 广义上的祁连山,是指甘肃省西部和青海省东北部接壤的省际边境山地的总称。我们这一段行程,估计就是在二省交接处的国道上奔驰。矗立在国道边的山脉,挺拔高峭,海拔大都超越了4500。山峰脉脉相承、峰峰相连,有的植被丰富,和山脚下的大草原几乎连成一体,有的则尽显雄山的峻峭和高耸,植被稀少。
祁连山脉,是中国北方的主要山脉之一,在中国的西部享有盛名。因为祁连山脉位于河西走廊的南侧,所以民间也常将其称为南山。祁连山山势险峻高峭,山中多冰川,据国家地理杂志介绍,整个祁连山脉中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这在我国高山冰川中也名列前茅。 年轻时总感觉西北部的祁连山气势雄阔,盼望着能到此山一游,今日真的深入其境,心情不免激荡不已。
我们一路疾驰,一路观赏了包括大雪山、托来山、托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土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和宗务隆山等众多山峰。大巴迂回曲折地上下行驶在高海拔的群山之中,不少旅客出现了高原反应,我也时感头晕、胸闷,但勃发的兴致始终高涨着,倒也没有太大的不舒服。
祁连山脉素享“万宝山”之誉,山体中蕴藏着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的矿藏,有石棉矿、黄铁矿、洛铁矿及铜、铅、锌等多种矿产;祁连山区多属冷湿气候,有利于牧草生长,在海拔三千米上下的地带,拥有广袤的肥沃草原。一路上,我们看到牧区中被散放在山脚下、山腰际的成片牧羊牧牛,远远望去,似乎是在绿色的草原上滚动着的无数白雪球,驶近了,才看分明原来是牛羊群(可惜车速太快,有几张照片糊了)。
祁连山脉的地理位置属于中纬度北温带,又身处内陆、远离海洋,处于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上,受到了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特殊影响。每当夏季时来自东南季风的湿润气流便能顺利地北进西伸,造福本区域;而每当冬季时又受到内蒙古干冷空气、西北寒流的影响,使得这一片区域温差很大。我们在这一带旅行时,往往一天显现四季,早上穿着春秋季的夹衣,中午时穿着夏季的裙装,到了晚上就得披上羽绒衣了。
祁连山脉的空气特别清新,视野特别开阔,这是因为祁连山脉中高山大川的作用。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和尘埃减少,空气便变得清醇洁净,透明度、能见度大幅提高,所以这一路,坐在车窗前的我,尽情地欣赏到了高山、草原的漂亮景致,拍出的照片也显得清晰明亮。
祁连山脉的植被非常茂盛,山脚下往往展开一大片开阔的天然牧场,自平地起,植被呈垂直带分布,依次上升,从草甸牧场带、森林草原带、灌丛草原带、丛山峻岭带,直至冰峰雪山带。从下面逐层仰望,层次分明、清晰,各地带的植被分界鲜明,一路行驶,一路观赏,无意间增加了不少地理知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