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家角和心园

(2020-02-17 14:44:33)
标签:

欣赏

文化

分类: 图片摄影

朱家角和心园

2016.02.11 活成喜欢的自己 阅读 5433

       春节假期重游离上海最近的水乡古镇朱家角,避开了拥挤的人群直奔位于西井街79号的“和心园”,和园外拥挤不堪的古镇老街相比,这一临河私家园林却出奇的安静。因为在很多路过的游人看来,化20元买一张门票去看这么个小园林不值,所以我们也有幸成了这私家园林当天下午唯一的一批客人

       在入口厅堂,一位老人向我们介绍道,这座与课值园毗邻的古宅原来属于本地某大户人家,49年收归国有以后分配给当地居民居住,几年前他的儿子化巨资动迁这里原来的住户,经过翻新改造而成私家园林会所并取名“和心园”。园内陈列着他儿子多年来在天南地北收藏的中国古董家具和艺术珍品,主要用于接待亲朋好友和商务客户,同时也象征性的收点费用供有兴趣的游客参观。

       入口厅堂里有三件东西特别值得介绍,一是清宫金丝楠木双木雕松鹤梅百鸟落地罩,此件源自北京亲王府宅

       二是入口厅中央的云龙大缸,这大缸由整块新疆和田玉精雕而成,十八条飞龙盘舞在云朵中,吉祥和气,是一件祈福的灵器。

       三是两侧的红木云石半桌和墙上的天圆地方挂匾,都是晚清原件。

       下图为和心园的鸟瞰图,虽然入口门厅并不大但整个园林进深很深,曲径通幽。

       门口买票用的也是上个世纪初美国银行里用的收款机

       从沿街的厅堂看到的前院,很多路过的游客就止步于此,因为他们很难想象这小小的庭院里面能有什么好看的东西。

       一脚跨出沿街厅堂跨进了前院,就在前院左侧靠墙摆放着一些缺胳膊少腿或者头像的石头雕塑。

       前院有座小亭子,旁边的鱼池里养着好多体态颜色各异的锦鲤鱼,透过小亭子的玻璃地板,在里面坐着喝茶打牌就能看到脚下的大红鱼。

       从前院到后院要穿过很多厅堂,首先进入的就是这间承裕堂, 厅堂里陈列着很多中国古典硬木家具、挂屏、玉石雕刻和各类价值不菲的瓷瓶。

       承裕堂的长窗也非常有特色的,雕刻的花纹图案十分饱满而富有动感。

       承裕堂后面是过道亭,里面陈列着园主收藏的硬木家具和老石墩子。

       这种照相机以前只能在照相馆才能见到

       沿着通道墙壁一侧,摆放着一排老石墩子,每个花座的雕刻都非常精致。

       这块汉白玉的碑雕石刻书法作品布局有序,览之让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接下来来到的是滋德堂,据介绍说这些陈列的红木家具来自上海滩大亨-杜月笙的府邸。杜老先生久泉之下知道他府邸的家具已经易主,不知作何感想。

       后面几案上摆放的是福禄寿三位神仙,福禄寿是汉族民间信仰的三位神仙,象征幸福、吉利、长寿。

       出了滋徳堂首先看到的是这座唐代鎏金汉白玉观音座像。此像头、手失于唐代的毁佛劫难中。鎏金的金粉大部份被后人刮落,但整件座像,仍不失庄严飘逸的唐代佛像风采,堪称镇园之宝。

       屋内陈列的紫檀木大柜,花纹图案十分庄重典雅,雕刻的也十分细腻。

       穿过从安徽迁移过来的紫气东来砖雕古门楼,就到了整座园林的后花园“和心园”。

       和心园博採苏州园林精华之作,有拙政园的湖心亭;网狮园的引静桥;南园的太湖石叠山。

       和心园里最有收藏价值和特点的是一座名叫“和心亭”的古亭,该亭原址在长江三峡地区,是当地居民为纪念一位终身廉洁,为民造福的清官县令,自行集资建造而成的。在修建三峡水库时,园主把它整体迁移过来,并在江南水乡古镇完整的复原保存下来。

       在后花园的私人住宅区内,巧遇园主的父母正在准备用晚餐,老太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口中一直念念有词的祈祷着,看到俩位老人在这样的环境里相敬如宾安度晚年真让人羡慕不已。

       2018年年初重游和心园,被告知老人家因为年事已高,住在上海去了.

       在结束参观离开园林时再次和园林工作人员闲聊了解到,园主美籍华人赵国良先生原籍江苏张家港,是改革开放以后首批赴美的留学生。早年通过经营有色金属材料赚到了第一桶金,在有了钱以后化费了很多精力四处寻找和收藏了价值不菲的各种珍贵古玩、硬木家具、玉石雕刻、名贵瓷器、碑及各种艺术珍品,这里陈列的还只是其中一部分。他在香港和北京还有二处类似的私人博物馆。

       园林工作人员告诉我,园林后面一块空地也被园主买下了,准备化三年时间完成扩建改造,届时会成为中国现存最大的私人收藏博物馆.


       不凑巧没有机会亲眼见到这位赵先生,但真的非常赞赏并感谢这位热爱中国艺术品的成功商人,正如他弟弟所说,其实我们并不拥有这些艺术精品,我们在欣赏和享受这些凝聚着中华民族伟大创造才能的珍贵艺术精品的同时也承担着保护和传承这些艺术精品的责任。

2016年2月初稿

2018年1月修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