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轼《与程天侔》
(2018-09-16 12:45:49)读苏轼《与程天侔》2014-06-23 08:46:47
苏轼被贬到海南后,接到了程天侔的一封来信,苏轼回了一封信。原文是这样的:“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碳,夏无寒泉,然也未易悉数,大率皆无尔。……尚有此身,付与造物,听其运转,流行坎止,无不可者。”苏轼在这封信中叙述了自己生活的惨状,吃饭没有肉,病了没有医药,居住没有房屋,冬天没有取暖的煤炭,夏天没有清冽的泉水,这种惨状不能一一说出来……面对这种窘状,苏轼说要把自己交给上天造物主,听任在世间运动,顺流而行,遇坎而止,没有什么不能跨越的。
从信中还可以知道,苏轼被贬到海南后,他的小儿子苏过一直跟在身边照顾,来到海南后,没有房子居住,父子二人自己动手盖房子,后来,又在苏轼几个学生的帮助下,盖起了几间草房子。为此,他们还欠下了别人的工钱无力偿付。
人要生存,需要有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然而苏轼到了海南地区,却连最基本的生活资料都没有。怎样生存下去,都成了问题。
我想到,是谁这样安排苏轼,为什么对苏轼这样刻薄呢?
面对此种困境,谁能无动于衷呢?谁能不愤怒于色呢?而苏轼的信中,字里行间透出的却是平和的气息,没有半点抱怨与愤怒。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荣辱被世人看的很重,但在苏轼眼里不过如过眼烟云。其实,他已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把自己当成自然一份子,随顺自然而运转。这种境界,是一种极高的修养。以世俗的眼光,怎能了解苏轼呢?
我又想到,平日里,我们一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便大发牢骚,怨天尤人,如果站到苏轼的面前,与苏轼比较一下,我们真的太渺小了。
2014-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