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年中秋、国庆假日旅游市场热度破纪录!旅游经济将转入理性繁荣新阶段

(2023-10-07 14:42:43)
标签: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

文旅融合

北京江山多娇文旅投资

旅游规划设计

原群教授

2023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前后相连,形成了调休后的8天超长假期,加上杭州亚运会和政策效应的叠加影响,形成了有统计记录以来热度最高的假日旅游市场。

据文化和旅游部官网消息,中秋、国庆节假日八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5%,实现了预期的增长。从游客平均出游距离、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径、旅游消费结构、自驾游比重,以及游客满意度等微观结构性指标来看,过去的三年确实过去了,旅行旅游和接触性消费正常化政策的边际效应趋于递减,旅游经济开始步入市场内生和创新驱动的新常态,在科技、创意、投资和企业家信心的共同作用下,旅游经济将稳步转入理性繁荣的新阶段。01 需求高涨、产业创新和政策促进的叠加效应助推假日旅游市场再创历史新高

当中秋节遇上国庆节,加上各级政府的政策促进,城市居民出流热情空前高涨,“人人是游客,处处是风景”“厚植家国情怀、尽享人间烟火、感念国泰民安”成为中秋、国庆节假日旅游市场的生动写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庆招待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引起了广大群众的热烈反响。30万游客和市民齐聚天安门广场庆祝新中国74周年华诞,天津市和平区金街的“献礼祖国特别演出”,安里甘艺术中心与北洋合唱团合作的“我们的歌”,神州各地深情演绎的《歌唱祖国》《绣红旗》为游客和市民带来了温暖和力量,也为各大旅游目的地注入了活力、时尚和动感的新形象。城乡居民持续高涨的出游意愿和消费热情、丰富多彩的旅游供给、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和各地政府的消费促进政策,让2023年的最后一个公众假日成为有史以来热度最高的节假日旅游市场。城市人口规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网络仍然是影响旅游经济的底层逻辑,随着常态化旅行和接触性消费政策的实施,游客出游距离和目的地休闲半径明显增长。假日期间,国内游客出游半径189.5公里,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假日同日增长59.6%;游客在目的地的平均游憩半径17.9公里,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假日同期增长86.0%。大数据监测显示,广东、山东、江苏、河南、四川、河北、浙江、湖北、安徽和湖南游客产出量居前,广东、山东、江苏、四川、河南、河北、安徽、湖北、浙江和湖南接待游客人数相对领先,天津、北京、上海、内蒙古、甘肃、河北、安徽、江苏、宁夏和重庆等地外地游客占比较高。杭州亚运会带热温州、湖州、宁波、绍兴等周边城市旅游客流。中远程旅游交通场站和热门景区多次出现拥堵,南京夫子庙、西安兵马俑、泰山、龙门石窟、都江堰等景区相继发出最佳和最大承载量预警,上海、长沙等城市主要街区再现“人链式”疏解客流。有人调侃“本想错峰出行,结果预判了他人的预判”“进景区前是人山人海,进去后是人海人山”,更多人则是对生活恢复常态后的从容,“这才是国泰民安和人间烟火该有的样子吧”。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分三批恢复138个ADS国家和地区的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加上国际航线航班持续恢复和境外国家地区入境免签等政策利好,特别是港澳基础市场的快速恢复,入出境旅游市场同比2022年国庆节和2023节劳动节假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并带动了国际和港澳台旅游供应链的加快修复。从前三季度和中秋、国庆节假日出境旅游数据来看,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泰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近程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主要目的地,也是入境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值得关注的是,阿联酋、卡塔尔等海湾国家,以及沙特、乌兹别克斯坦、伊朗、阿塞拜疆、格鲁吉亚、斯里兰卡、肯尼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境跟团游订单在这个假期涨幅明显。9月29日下午,“蓝梦之星”号自青岛邮轮母港启航,开启了青岛——济州——上海国际航线,标志我国入出境旅游的所有业务均已恢复正常运营。入出境旅游发展广泛涉及市场推广、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协调和公共服务,越来越依靠部门合力和国家实力,市场化、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团队,以及面向市场的产品研发和服务品质提升。

假日旅游也引起了海外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正面报道,亚洲和北美地区的涉旅关键词是增长、消费、文化。其中,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中东、韩国等对中国市场恢复预期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对假日旅游市场的数据、信息和政策表现出更加浓厚的兴趣。世界各国各地普遍欢迎中国游客的回归,为世界旅游市场复苏和旅游经济繁荣注入不可或缺的动能。中国游客的消费重点已经不是炫耀性购物,而是更加关注境外目的地的自然、历史、人文和生活体验,海外旅游局开始积极引导旅游业调整产品结构,进而推动所在国家和地区向高品质、高体验感的目的地转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