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暑期旅游市场数据发布,目的地建设重点由资源端

标签:
北京江山多娇文旅投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旅游规划设计文旅融合原群教授 |
今年暑期(6至8月),旅游市场复苏继续提速,多数目的地接待游客人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综合旅游产品价格、OTA订单、客流大数据、游客花费调查等监测数据,测算暑期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8.39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1万亿元。市场热度不断走高,旅游市场出现“业态上向产业链下游、空间上向远程目的地”同时扩散现象。暑期市场稳开高走,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数据显示,暑期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同比2019年增长18.9%。民航局数据显示,7月旅客运输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5.3%,创民航月度旅客运输量历史新高。产业景气由交通、住宿、餐饮等为代表的上游业态向购物、娱乐为代表的下游业态全面扩散。各地住宿设施入住率和结算价格齐升。携程平台暑期北京酒店均价较2019年增长约5成。上半年景气度相对滞后的旅游购物和娱乐业,受市场景气的利好传导,演唱会为西安、海口等地带来数亿元增收。客流分布由主要客源城市向众多远程目的地全域扩散。今年暑期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以及西藏、内蒙和新疆部分地区游客流入量占比普遍超过疫情之前。暑期旅游产品价格普涨,成为推动社会消费增长的关键动能。课题组监测数据显示,暑期全国各省(不含港澳台)进港机票均价同比上涨14.17%,酒店客房均价同比上涨46.88%,景区门票均价同比上涨4.63%。其中,北京、上海、宁夏、青海机票价格同比去年涨幅领先,云南、贵州、新疆、西藏、海南的酒店客房价格增长较明显,西藏、内蒙古、宁夏的景区门票价格增长幅度相对较大。
图1 2023年暑期各省域较去年同期进港机票均价差值
图2
均价差值
避暑旅游需求空前旺盛,高温驱使游客愿意走得更远、在外玩得更久。今年暑期,全国各地高温具有“出现时间早、影响范围广、延续时间长”的特征,避暑旅游需求加速释放。北京、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安徽等地跨省出游量居全国前列,合计占比达35.78%,创历史新高。哈尔滨、长春、乌鲁木齐、昆明等纬度和海拔较高的地区,是避暑旅游热门目的地,外地游客量占比高。西藏、青海、新疆三省的部分典型目的地外地游客占比一度超过75%。天气热,人们也更加愿意在避暑地多停留感受凉爽。课题组大数据监测显示,暑期全国游客在外游玩时间明显增加,同比涨幅达3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