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新版《旅游度假区等级评价细则》6个方面深层次特征
(2023-08-11 18:47:09)
标签:
北京江山多娇文旅投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旅游规划设计文旅融合原群教授 |
二是底线思维与适宜性思维并存,守正与创新兼顾。《细则》强化了底线思维,通过提高分值比重和细化具体要求,引导旅游度假区守住安全生产、意识形态和市场秩序的底线。同时,遵循适宜性原则,对于地区差异明显的指标不作量化,留出弹性自主空间。如“3.1.3交通服务”中的公共营地建设规模和配备一定比例的新能源车公共充电设施、“3.3.4配套服务”中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4.6.1营销机制”中的市场营销投入等评定项目,不设具体量化指标,允许度假区从各地实际和市场需求出发,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创新模式和方法。
三是度假产品为王、住宿产品为核,强化度假业态特征。《细则》从分值设定上,体现了旅游度假区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在总计1000分中,“度假产品”占350分,从多元化、品质化、精细化等方面均提出了评价指标,可见其作为游客体验和消费主体,是旅游度假区最重要的评价要素。同时,“住宿”在旅游度假产品中所占分值最大,达到100分,突显了“住”作为核心产品的重要性。
四是突出主题特色,以亮点带动产品体系及品牌建设。《细则》引导旅游度假区之间的错位竞争,突出主题特色,“文化”“特色”“主题”在全文中被提及次数众多。同时,《细则》还特别强化了“核心度假产品”和“高质量住宿设施”,对二者的主题特色和文旅融合均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这两项将成为旅游度假区的亮点,促进旅游度假区的品牌建设。
五是单项要素与综合效果并重,局部整体均不偏废。《细则》既对具体要素的建设进行单项评价,也对整体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例如,“2度假产品”中对住宿、休闲娱乐活动、餐饮、购物等均提出了主题特色要求,同时“1.2.4主题氛围”中对综合的主题氛围进行评价;度假产品服务不仅综合评价整体服务质量,也对住宿、餐饮、活动、购物等每个单项服务作出评价。通过手段与结果双导向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兼顾整体与局部。
六是细化无障碍设施及服务条件,促进与国际接轨。近年来,无障碍环境建设顶层制度设计逐步完善,“旅游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服务进一步加强”是“十四五”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2021年,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首个无障碍旅游国际标准。《细则》顺应这一国际化趋势,“3.3.5特殊人群服务”中对无障碍设施与服务提出具体建设要求,将为培育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奠定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