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榜出炉!流量如何转变为留量?
(2023-08-02 19:15:25)
标签:
北京江山多娇文旅投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旅游规划设计文旅融合原群教授 |
7月29日,《中国文化报》刊发特别报道《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发布》,公布了“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名单。贵州凯里、河南栾川等我院多个服务项目榜上有名。“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名单中,浙江占32席,数量居全国第一。
位列全国前十的7个浙江强县分别是安吉县(第1名)、长兴县(第3名)、桐乡市(第5名)、象山县(第6名)、德清县(第7名)、淳安县(第9名)、桐庐县(第10名)。值得关注的是,安吉,已经连续五年问鼎这份榜单。今年以来,安吉全域共接待游客1635.2万人次,同比上升67.9%;旅游总收入225.2亿元,同比上升86.4%。按照人均统计,安吉的咖啡馆密度,已经超过了上海。这个常住人口约59万人的山区小县城,藏着300多家咖啡馆。人们把咖啡馆开到了山、田、湖、瀑、林、矿里,许多乡村咖啡馆的营收超过了一线城市。位于红庙村的一家咖啡馆,坐落在湛蓝的天然湖水和冷冽的岩石之间,被人们成为“小冰岛”。过去,这里没有任何的旅游资源,只是一个废弃十多年的矿山。经过一个年轻团队的改造,咖啡馆打出了废弃矿山的自然风光特色,一下子变身“网红”打卡地,不到一年内累计接待游客35万人次,最高单日接待量达8000人次,为村里带来600余万元经济收益。县域旅游,中国游客的新入口。这个暑期,身边朋友的出行选择有了明显变化。越来越多人愿意把目的地从“大城市”换到“小地方”。分析榜单,我们看到了县域旅游的未来大有奔头。疫情后红火的县域乡村游,势必为扩内需、促增收贡献应有之力,绘出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未来县域旅游的发展要避免一拥而上的同质化竞争,避免“千村一面”的现象。现在很多地方,有一条溪,就搭一个鱼鳞坝,有一座山,就建一条玻璃栈道,有一个坡,就设一个滑道,归根结底,就是没有认真挖掘梳理自身的文化基因和历史遗存。县域旅游“被看见”只是第一步。流量,要如何转变为留量?
首先,要对主要客群作出分析和判断,是要吸引度假型游客还是来寻找新奇特感受的游客,针对不同客户群,在地规划资源时要有所偏重和取舍。针对度假型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安静的环境、放松的氛围以及清新的空气,同时提供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针对追求“新”“奇”“特”游客,可根据本地资源开发一些见所未见的“新”事物,如中国首家辣条博物馆、世界上最大的熊猫雕塑等等;创意满满趣味十足的“奇”体验,如颠倒艺术馆、上海的超级植物公司等等;与同类产品不同的“特”项目,如将温泉做成火锅的融汇温泉、与普通服务区不同的阳澄湖园林服务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