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矛盾,明确方向,看江山多娇团队如何辅导黄姚古镇成功晋级5A
(2023-05-25 18:55:00)
标签:
北京江山多娇文旅投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旅游规划设计文旅融合原群教授 |
如何从古镇资源开发现状特征出发,破解当前国内古镇开发面临的矛盾,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开发策略,助推古镇体验模式的转型升级?我们以江山多娇规划团队辅导黄姚古镇景区成功晋级5A为案例,看看如何促进古镇文旅资源潜力再激发。当前国内的古镇景区开发主要面临三大矛盾:
矛盾一,历史建筑空间载体的极高文化资源价值与保护开发之间的矛盾
传统古镇内大量历史建筑存在相应的开发限制性条件问题:根据不同建筑的不同保护程度、不同功能属性、不同历史年代等情况,都有着对应的开发提升约束条件,需要根据现实建筑利用情况与项目策划理想状态之间,寻找微妙的平衡。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东北部,发祥于宋开宝年间,历经近千年的风雨沧桑,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以明清古建筑群为代表的历史遗产类资源尤为突出。其中包括300多栋明清古民居、20余座亭台楼阁、10多座宗祠庙观、8座古桥、1座天然古井、50多块牌匾、190多副楹联,还包括5座文化名人故居、3处革命纪念地和纪念馆等,都聚集在方圆3.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而这些资源的90%又集中在面积约1平方公里的以黄姚街为中心的区域内,这些建筑蕴含有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学术研究价值、美学观赏价值和革命教育价值等。如何解决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为后续文旅规划提高了难度。矛盾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与古镇有限历史建筑空间之间的矛盾千百年间不同时期、差异巨大的历史文化积淀在古镇仅存的历史建筑内,呈现多种层次叠加混杂的情况。如何将传统古镇瀚如烟海的文化积淀精准提炼,并以有机融合的方式与有限的空间、限定的建筑形态相结合?规划团队势必需要思考如何在有限的场景空间中融合演绎文化特质。
在创5A景区过程中,黄姚古镇景区深入挖掘当地文化,用艺术手法将“沉睡的、古墙后面的”历史文化嵌入到景区空间,增加了鱼龙欢歌、高士其先生、广西日报社旧址、瑶族风情、黄姚第一楼等17处雕塑展陈,王剑冰作品“时光里的黄姚”铜雕以及覃家染布坊、飞虎队、将军归来、鱼龙灯饰等30多幅墙绘,生动展示了黄姚独特的文化魅力。矛盾三,传统古镇“旧”现状与文旅开发“新”追求之间的矛盾
传统古镇中除了有名人大家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更有寻常百姓柴米油盐、家长里短的烟火气。数千年数代人的生活印记留在古镇各个角落,随着岁月的变迁这些生活印记,以散落的民居建筑空间为载体,世代传承着传统古镇的文化精华。如何充分挖掘传统古镇中极具烟火气同时又接地气的部分,如何与大量不同次级历史建筑空间融合产生独特的化学反应,是真正将传统古镇文化气质转化成为文旅产品吸引力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考察过程中,江山多娇规划团队发现黄姚古镇作为旅游区存在的诸多问题:规划前旅游区入口为钱兴广场处,此处临近居民区和商业街道,居民占道经营和随意摆放摊点现象较为严重,旅游综合环境较为杂乱,且此处可利用地块面积较小,不利于旅游活动的组织、景区形象提升和未来旅游业发展。古镇核心区内由于对居民住房建设管理的不力,造成了核心区内部乱搭乱建现象较为严重,部分新建房屋达到5层,且大量使用瓷砖、不锈钢门窗等现代装修材料,造成了其在体量、风格等方面与古镇环境氛围严重不协调,破坏了古镇的天际轮廓线和景观效果。此外,旅游区内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服务体系,人性化服务等都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