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音乐节+旅游”:文旅发展新赛道

(2023-05-16 21:17:52)
标签:

北京江山多娇文旅投资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

旅游规划设计

文旅融合

原群教授

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音乐节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价值。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引进音乐节,部分地区政府会给予音乐节一定的财政补贴,提供音乐节用地和积极审批。有些城市的政府甚至会主导音乐节的举办,将其打造为城市的“文化名片”。音乐助力旅游,为地方旅游经济带来强劲的动力,提高当地的知名度,为当地优秀的特色文化宣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户外音乐节成为促进文旅融合的又一亮点。

 “音乐节+旅游”的历史回顾 

“音乐节”一词最早出现在18世纪英国。1784年,韩德尔音乐节在英国诞生,音乐节一词也因此出现。20世纪60和70年代,爵士和摇滚音乐节的大量举办催生出户外音乐节,音乐节的举办形式逐渐从世俗音乐转向户外娱乐的形式,世界各地掀起了举办户外音乐节的热潮。户外音乐节不同于室内演出的音乐会,它以露天场地为演出平台,通过台上台下群体狂欢的演出形式,极好的诠释了音乐现场的体验之感,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中国人对音乐节的了解是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开始的,这场具有50万人的聚会被赋予了很多神话,也是追求乌托邦梦想的摇滚乐手们所向往的乐园。而我国自己的大型户外音乐节的出现是以2000年的迷笛音乐节为标志。中国户外音乐节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如今已变成年轻人欣赏音乐、娱乐休闲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音乐节越来越受到旅游市场的重视,也为各地的城市形象和景区旅游业带来了不错的效果,让文旅业在不断发展的当下增添了更加新鲜的血液,形成了与文旅业逐步融合的新局面。

“音乐节+旅游”为何火爆? 

(一)音乐节满足Z时代社交个性化需求

2016年,刘若英在上海简单生活节反串成“刘若男”:梳高了刘海、搭配了西装、打起了领带,从许巍的《蓝莲花》、唱到了朴树的《平凡之路》……“音乐节就是要好玩、好听、好看,做一些不一样的。”三次参加简单生活节的刘若英,贡献了这段堪称颠覆性的表演,彻底打破了刘若英此前因大热歌曲带来的大型KTV演出的现场效果。可以说,在刘若英的个人演唱会中,知性、温柔这种已经固化的认知才是乐迷们的期待,但在音乐节上,摇滚、反串才能带来惊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