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民宿,如何“宿”出“产业+”?
(2022-08-26 18:09:29)
标签:
北京江山多娇文旅投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旅游规划设计文旅融合原群教授 |
红砖古厝、粉墙黛瓦,如今去乡村旅游,住宿方面最吸引人的往往是这些有特色的民宿。每逢假期,乡村民宿预订量都会同比上涨,增速超过酒店。受疫情影响,乡村民宿成了时下不少人就近度假娱乐的新选择。在许多人的眼中,这也意味着新机遇。民宿承载着人们回归乡村寻找乡愁的情怀,楔入乡村文化张力,是一个小而美的业态。设计优良的乡土民宿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现了“人文关怀”,提升了乡村的综合质量,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所在。
但民宿不是旅游业的万金油,它是乡村运营的一个部分,是延长游客休闲时间的一个功能,伴随着露营、野营、房车等新的旅游居住功能出现,民宿势必迈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乡村民宿经济能否突破“单程”流量桎梏,形成客户黏度?在此基础上,有人大代表提出更高期待——乡村民宿要做大做强,充分惠及当地村民,带动相关产业链,提升当地营商环境,也成为城市的独特优势。
如今,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期待已不再停留于自然风光。乡村美食、民俗风情、古村落遗迹、高品质民宿、土特产和文化产品等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乡村民宿应致力于吸引城里人和原住民回归,激活乡村的空间价值。民宿发展有其自身的客流黏度密码——对消费人群进行精准划分,深度挖掘产品的高附加值。壮大乡村民宿还可以有更多探索,比如房车经济;同时也要探索民宿经济形成更大规模,更好匹配国际化大都市消费需求和能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