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新教育格局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
(2023-02-06 21:22:16)
标签:
健康教育历史时评文化 |
分类: 教育思考 |
余春
2023.02.06
社会发展,关键在人;人的作用发挥,核心在教育。教育发展、科技发力、人才使用,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和支撑性工程。必须高度重视,优先发展教育。教育实、科技兴、人才旺,这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战略要求。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的百年历程告诉国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为民族复兴而努力,为人民幸福生活而奋斗。
经过73年的国家建设,我们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今天进入新时代,实现了强起来的目标。
要进一步建设好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我们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时代要求,更是强国梦的需要。
只有抓住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认真处理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落实“四个全面”、“五位一体”战略,全面扎实推进并执行好“四个全面”、“四个意识”、“两个维护”,始终明确“两个确立”的重大战略意义,全面贯彻好二十大精神。
在教育领域,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发展新格局,确保育人质量和数量,为全面现代化服好务,如期实现2035目标。
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指导教育事业,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育人为本、政府统筹、协同共育、问题导向原则。实现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形成更加浓厚 育人氛围,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特别做好:
1、充分发挥学校协同育人的主导作用:
突出强化及时沟通学生情况,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用好社会育人资源。
2、落实家庭履行教育的主体责任:
重点做好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主动协同学校教育,引导子女体验社会。
3、扎实社会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的功能:
完善社会家庭教育服务体系,推进社会资源开放共享,净化社会育人环境。
此外,加强党组织全面领导,强化专业支撑,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实现高质量育人,为现代化服务。
只有坚定信心,扎实有效组织育人活动,不断推进教育新格局的完善,我们的教育目标一定会实现,我们的教育一定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