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对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发展的思考

(2023-01-26 12:00:56)
标签:

教育

健康

历史

时评

文化

分类: 教育思考

余春

2023.01.26大年初五(破五)

一个地方能够发展好,关键在领导素质好。而领导素质实在,能够带领当地老百姓发展好,核心是地方教育发展好,有一批智囊团成员在参谋决策。

义务教育是促进公民素质极大提高的基础性工程。当地人们能够自觉参与义务教育学习,获得基本的学识、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共同的协作信念、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创新的基本动力和实践精神意识,这些都是社会公民应该完成的基本教育。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义务教育发展已经异化为升学教育、考分教育、尖子教育、功利教育。

1、城乡发展,必须确保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而现实是老百姓不断涌入县城,县城中小学人数爆满、乡镇中小学门庭冷落。好学校在县城、好老师在不断换入县城学校,甚至变相为县城学校发展制定一些特殊政策,你说农村义务教育会壮大吗?

在这样情况里,有需求的孩子在家长的鼓动之下,他会就近在乡村上学吗?

有了人口自然流动的趋势,加之发展潜规则的引导,我们的农民兄弟及孩子能不去县城生活与就学吗?

由于县城发展能够拉动更大的GDP,什么学区房、就业岗、城市拓展、打造城市精品等等,都能得到较好推动。上级检查文明创建、宜居环境、工业园区等都能很好汇报,从而赢得肯定。这实质是假功利、假持续发展。

正是由于这样的扭曲发展观,致使我们县域的义务教育发展奇葩。县城学校数少、但学生人数特多,农村学校数多且标准、但学生数极少,因而教师配置农村学校就少得多,县城教师人满为患。农村教师学科严重不配套,音、体、美、创新实践课教师原则不会分至农村校。在这种情况下,你拿什么素质去与县城孩子比。目的一个,就是千方百计想办法让你农村孩子进县城去读书,去参与GDP的贡献。

我不知道这样的义务教育模式,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吗?

现代社会,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技能。没有学会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这些基本教育内容,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并创造现代社会吗?

所以,城乡教育协同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非常重要。

2、城乡教育,必须注重人性教育完善发展。

没有真、善、美教育的扎实基础,能培育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吗?要将“三生”教育融入一生学习中,要突出人文教育的根本性问题,确保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全过程。

我们是为中国现代化培育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培育人的。我们的教育者必须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要有正确的人类发展观、和平观、共同观。

只有人性存在的教育,才是真实的教育。

3、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重点投入: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在农村,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难题在农村。

我们必须按义务教育科学发展的规定去推进,必须在解决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基础上,真正推进优质发展,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准能与城市一样高质量发展。不要仅用一次考试去评价义务教育了。

义务教育的孩子还在发展变化中,不能用考分去量,这是量不准的。 未成年人的发展过渡到成年人,关键是苗子正、习惯好、有干劲、有耐力,敢吃苦、能吃苦,能战斗、会战斗,只要具备这样特点,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2035就一定能实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