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之学习思考
(2023-01-19 16:05:46)
标签:
教育健康历史时评文化 |
分类: 社会时评 |
2023.01.19
1、原始章是本书总纲,主旨是阐发世道盛衰之起因,治乱之原由。
故以“原始”标作章名。
全章分为两节:
第一节起首提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天下万物皆由道而生,故天地万物无一不体现道。即道的体用及表现形式万物都具备。人为万物之灵,所以,人身的作用及表现形式,更应合乎道。人类社会的盛衰兴亡,治乱变迁,皆由人定。人若体之于道,用之于德,表现于仁义礼,则盛,则成,则治。如果背离了道,自然就失去人身的作用(德)。人失去人身应有的作用(德),则不会有仁义礼的表现形式。这正是导致世道衰败的前因。因此说:“夫欲为人之本者,不可无一焉。”(道德仁义礼)
第二节:说的是明析事理的贤人君子,以道德仁义礼五者的得失,作为审辩世道变迁的准则,故怀器在身,潜居待时。此五者昌行,是好时,是良机,趋而就之,必可大展雄才,辅国安民,成就伟大的业绩。此五者若衰丧,则是失时,只可隐没其身,保全性命而已。
2、正道章,“正”即证也。证自然之道的作用及功能,故以“正道”为章名。
此章主旨,是阐发自然之道的作用及功能。
本章共分三段,
第一段是以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俊”的德行才质来证明大道的体性。
第二段是以坚强刚毅,人中殊甚——“豪”的仪表、清廉来证实大道的作用。
第三段是以特出卓越,刚毅坚贞——“杰” 的浩然正气来证明大道的功能。
3、“求人之志章”:求者,是觅求、寻找之意。其主旨是说欲成大业,须得其人,要得其人,先知其志向,故以“求人之志”为章名。
本章共列一十八条,总归八个方面。也就是将这八个方面作为“求人之志”的标准。“求人之志”的八个标准是:
一、清白无污、公正无私的廉洁。
二、知多见广、修身建德
三、善于用人、任材使能的胸怀。
四、通权达变、足智
五、藏器于身、谨言慎行的耐心。
六、坚定不移、刚直宏大的魄力。
七、自强不息、勤劳不倦的精神。
八、温柔谦和、恭俭退让的品德。
“志不可以妄求”,求必有所依。本章所举的一十八条,正是“求人之志”的标准。
4、此章认为:欲成就伟大的事业,就必须以德为根本,以道为宗旨。故以本德宗道为章名。
全章大意,是将“本德宗道”、志心笃行的妙术分为应当争取和保持的技艺以及需要预防和戒备的方略两大类,详列了十五个条目。建功立业时应当保持:善优、安全、先前、愉乐、神妙、明辩、吉祥。
欲保持应当争取的笃行之术是:丰富谋略,忍受耻辱,修身
应当预防的是:苦累、悲伤、病患、短暂、幽暗、孤独、危险、败丧。
欲防止上列各点,必要的戒备之处是:贪想多愿、散失精诚、操持无常、不义苟得、贪鄙作伪、矜夸自特、不明任疑、偏袒多私。
5、建功立业,须遵循事物的自然之理,明辨事由的起因,判断事物的结局。
全章共分五节。
第一节,是说欲立功立事,首先须明察自身的弊端,追本溯源。有过不知,迷而不返,以言取怨,政令不一,怒而无威,就是蒙蔽真象,惑乱真理,祸患来侵,毁坠背离的根由,对此不可不慎。再如,好直辱人,戮辱所任,慢其所敬,貌合心离,亲谗远忠,近色远贤,又是灾殃、危亡、凶败、孤独、死丧、昏暗的原由。
第二节,是畅述行事用人的弊病。女谒公行,私人以官,凌下取胜,名不胜实,略己责人,自厚薄人者,是事体混乱,浅浮不久,下者侵犯,主体耗散,乱而不治,弃废不救的因由。
第三节,是讲处事应酬,赏罚裁决的利害关系。如以过弃功,群下外异,既用不任,行赏吝啬,多许少与,既迎而拒,薄施厚望,贵而忘贱,念旧恶,弃新功,用人不得正,强迫用人,正是损失、淹没、疏散、阻止、生怨、背离、不报、不久、危殆、不畜、混乱、凶败的前因。
第四节,是说谋事的策略。如失其所强,决策不仁,阴谋外泄,厚敛薄施,战士贫,游士富,货赂公行,闻善忽略,记过不忘,又是劣弱、险难、失败、凋削、衰落、昏昧、残暴的起因。
第五节,是说明断是非,赏罚公平的道理。对贤者要用,不贤者不可用。以德化人,不可专尚刑法,小怨要赦,赏罚要合理,要知美谗仇谏,将有危亡之患。应得其所,禁忌贪人之有的残暴。
6、此章分为两段。第一段:以排比的方法,对仗的文体,阐发了明辨盛衰、通晓成败、审察治乱、追本溯源、揆度未来的“韬略”。
第二段:总括了全书的中心思想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