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岁孩子适用的感统训练,众艾感统教育知识分享

(2019-09-17 09:43:24)
标签:

感统训练

感统失调

感觉统合

众艾感统

分类: 感统训练

感觉统合失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需要给与必要的矫正。

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的障碍。药理是无效的,必须通过合理的训练才能纠正。

对于感统失调的孩子,12岁以前通过训练将很容易得到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将很难改变,成为孩子一生的遗憾。

经过训练的孩子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注意力、情绪、自控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饮食、睡眠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

感觉统合失调分为:触觉统合、前庭平衡失调、本体感失衡、视觉统合失调、听觉统合失调

哪些孩子需要做感觉统合训练?小艾来告诉你

1.学习不佳,由于听觉、视觉失调的孩子

2.多动多语,自控力差,注意力分散的孩子

3.书写困难,写字出格、写字小、偏旁部首颠倒,数字颠倒的孩子

4.动作不协调,跑、跳、跳箱差,不敢荡秋千、不敢走平衡木的孩子

5.操作不灵活,手工课折纸差、系鞋带等精细动作困难的孩子。

6.反应迟钝,疼痛感差:不怕登高;喜欢旋转,永远转不晕的孩子。‍

对于听觉和视觉训练,网上都有很多方法,下面主要说说后三种训练在家庭中如何展开。

触觉刺激训练

(一)什么是触觉?

触觉在人类感觉系统机能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保证其他感官发挥功能的基础,也是人类具备的一种特殊能力。

有了这种能力,就能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我们在这个环境中所处的地位。

大脑神经和触觉神经关系密切,如果触觉神经和外界协调不好,就会影响大脑对外界的认识和应变,也就是所谓的触觉敏感与迟钝。

(二)触觉失调孩子表现

触觉敏感的孩子对外界刺激的适应性较差,害怕生人,不喜欢他人触摸等;但他们常常喜欢某些特殊的感觉,如偏食、吸吮手指等。

触觉迟钝的孩子对外界反应慢,动作不灵活,分辨能力不强、学习能力差等。

(三)家庭触觉刺激训练

——用柔软绸布刷身对孩子进行触觉刺激的训练:用柔软的绸布轻擦孩子的背部,腹部、腕部、颜面部、手、脚等部位的皮肤,来进行触觉的强化。

具体方法:

一是用干毛巾或丝绸等柔软的绸布刷孩子的手臂、足部、胸部和背部。

二是注意对反应敏感的孩子不要太用力,以帮助其慢慢适应;对反应迟钝的孩子用力可稍大些,以活化他的接收神经。

三是为了让孩子放松、不紧张,可以边做边讲故事或唱歌,维持轻松快乐的气氛。

——用梳头法对孩子进行触觉刺激的训练:梳头法适台于对触觉敏感的孩子,这种方法具有觉醒的调节功能,还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具体方法:用梳子刺激孩子的头皮,并且进行顺其自然的梳头训练,指导孩子顺应身体的动作,这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也有好处。也可以在示范一次后,让孩子自己梳,这样对孩子精细运动的发展好有帮助。

在家庭中进行触觉刺激的训练,时间应在半个小时之上。

这是因为,触觉刺激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的时间一般在30分钟以上,而且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孩子的耐受程度来进行确定。

用家庭游戏对孩子进行触觉刺激的训练

——用泥土游戏对孩子进行触觉刺激的训练:运用玩儿沙、玩儿泥土的游戏,加强脑干前庭网膜的过滤及选择的觉醒能力,对触觉过于敏感或迟钝的孩子的情绪稳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具体做法:

一是将泥土或沙土放在大盆子里或大型塑胶布上面,让孩子用泥土捏泥球、小鸡、小狗、小房子等各种东西;或让孩子在沙土中尽情游戏。

二是可以增加泥土或沙土的数量,使孩子的全身都可以接触到泥土或沙土。

三是也可以利用纸、树叶、涂料、豆等物品,强化孩子的触觉识别力,以促进其感觉的发展。好的办法是带孩子到户外,让孩子在沙地、泥浆,草地、碎石子地上做游戏。

这对孩子的触觉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用洗澡游戏对孩子进行触觉刺激的训练:用水的刺激力和水温来强化孩子的肌肤神经,可以促进其触觉信息的调适。

戏水适用范围广,方式多,在感觉统合训练中的效果好。

具体方法:

一是对触觉敏感过强的孩子来说,一般都有点怕水,但水的温度、强弱力度变化很大,如运动恰当,最容易突破孩子的心理障碍。

二是非日常生话中最常接触的物质,这方面的突破,对孩子触觉能力的强化会有很大帮助。

三是可用莲蓬头喷射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也可以让孩子浸泡在浴池中,或在池子里学习游泳的动作。

四是可用冷、温、热三种不同的水温,让孩子子分别去试,这也叫做“三温暖游戏”。

前庭感觉刺激训练

(一)什么是前庭感觉

前庭感觉是人类接受刺激的基本感觉,前庭感觉系统和大脑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前庭功能是脑干过滤感觉信息,输入大脑形成学习信息的一种功能。

(二)前庭感觉失调孩子表现

前庭感觉失调的孩子一是平衡能力不好,空间认知错误,四肢和身体运动上严重不协调,走路时很容易被绊倒,手眼协调力较差

二是情绪不稳定,容易遭受挫折,丧失信心,常有恐惧、伤心、生气或过度兴奋等感觉,往往不能对自已的情绪进行有效的压抑或协调,使人格和情绪的健全发展受到阻碍。

(三)家庭刺激训练

•走圈圈游戏训练。通过走圈圈游戏强化孩子的视觉运动,双侧协调及平衡感的掌握能力。

具体方法:在家庭会客厅的地板上(农村院落)排列数十个圈圈,每个圈的距离在10厘米以上,分左右两列。

第一步,让孩子两脚分开,左脚踏左边的圈圈,右脚踏右边的圈圈前进。这种方法可以训练孩子的视觉运动和身体间的有效协调。

第二步,让孩子双脚同时跳跃,一次前进一个圈圈。连续的跳动用双脚同时收缩,对运动企划能力的提高帮助很大。

第三步,让孩子左右轮流单脚跳,右脚跳一格,换左脚再跳一格,交互前进主要训练身体平衡和视觉空间协调。

第四步,一次单脚跳,在游戏过程中,可以配合击掌、口令或律动音乐。指挥孩子跳跃的韵律,以增加趣味性。

也可以在孩子跳跃时,与他玩投球的游戏。以加强孩子视觉-前庭统合,以提高运动企划能力。

•走线游戏训练。通过走线游戏来进行协助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

具体做法:在家庭会客厅的地板上(农村院落)画一条直线,也可利用地板砖的直线。

首先让孩子双脚踏在这条线上,要求是左脚跟紧接着右脚尖,迈步后右脚跟紧接着左脚尖,然后这样交互前进双手平举,以保持平衡。

也可以脚尖先着地形态前进,前进的路线可以直角转弯,斜角前进或做圆线弧形前进。

做直线游戏时,可以让孩子手中拿着东西,好是双手端着八分满的水杯,这样对练习保持平衡效果好。

本体感觉刺激训练

(一)什么是本体感觉

所谓本体感觉,是指身体各部位的肌肉、肌腱、关节、韧带等来自自己身体的一种感觉。人类就是靠这种感觉进行运动和行为的调节、修正。

任何的目的的行动、肌肉的收缩、松弛,关节的屈伸等所产生的自身的状态的运动,都是来自本体刺激信息的感觉处理。然后被统合成觉、平衡觉和运动觉,并产生对力量的感受。

(二)本体感觉不良孩子表现

本体感觉发育不良的孩子,其主要表现:

一是对自己身体形象认识不明,特别是当眼睛看不见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动作,头部、肢体部位变化时,身体反应不灵敏,显得笨手笨脚,双手和双脚相互运动时,常有很别扭(不顺)的感觉。

二是不合群、孤僻,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一块玩儿,也没有要好的小朋友;

三是不喜欢翻跟头,不善于玩积木;

四是到陌生的地方,非常容易迷失方向。

(三)家庭本体感觉训练

•通过球类训练让孩子在家中玩儿小皮球,对于发展孩子的身体运动能力、注意力、双手和双脚的协调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具体方法:

一是趴地推球。让孩子趴在地上,距离墙壁30~50厘米,面对墙壁,挺胸、抬头、双臂悬空,双手将球水平推向墙壁,待球从墙壁弹回后,接住球再推向墙壁,如此反复。开始每天推100次,一周后增加到200次,以后逐渐增加到600一800次。

二是对墙抛球。让孩子距离墙壁1.5米的地方站立、面对墙壁,将手中的球用力抛向正面的墙壁,并接住弹回来的球。这项活动比趴地推球的难度要大一点,应等孩子熟练了趴地推球后再进行这项活动。

三是拍球。让孩子把球抛向地面,当球从地上弹起时,让孩子拍。一开始可让孩子跟着球跑,熟练后,要求孩子站在原地拍,规定用那只手拍,双手交替拍或左右手同时拍两个皮球,最后要求孩子站在平衡台上拍。

另外,也可以带着孩子到户外踢球,往球圈内投球等活动。

•通过跳绳学习训练

教孩子学习跳绳,先让孩子双手抓住绳子的两端,绳子甩起后跳过去:一开始,孩子很可能是等甩起的绳子落到地上,从地上的绳子上跳过去,然后再甩绳,再停下来跳。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应能自然而然地从甩起的绳子下跳过去了。等到孩子掌握了跳绳的技巧后,再教孩子跳双飞、三飞、穿花及向前跑着跳等。

另外,家庭日常生活中如游泳、骑自行车、搬运东西等活动,都可以对本体感觉不良的孩子起到训练作用。

感觉统合失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需要给予必要的矫正。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的障碍,药理是无效的必须通过合理的训练才能纠正。

有的家长认为只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才会有必要进行感统训练,其实不然。据大量科学调查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对于感统失调的孩子,12岁以前通过专业训练将很容易得到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将很难改变,成为孩子一生的遗憾。经过训练的孩子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注意力、情绪、自控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饮食、睡眠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