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做体智能训练能代替感统训练吗?众艾感统教育知识分享

(2019-09-11 15:51:37)
标签:

感统训练

感统失调

感觉统合

众艾感统

分类: 感统训练

很多家长在不了解感觉统合是什么的时候,一直把感统训练当成是一种简单的体能训练,导致很多感觉统合的孩子未能够在黄金时期就得到专业的帮助。

家长总是安慰自己,“别老认为自己孩子有问题” 、“我们以前不做感统训练,现在不是活得好好的吗?”、“感统训练不就是体育运动吗?你带孩子多跑跑步不就行了?”……

所以直到孩子上小学后无法正常上课、无法应对一般功课时,家长才开始着急、焦虑起来。

感统训练,绝非运动。感统训练虽然是以运动的形式进行,但它并非是一般的体育运动。

感统训练跟体育运动有什么区别?

感统训练是通过针对性强、刺激力度恰当的足量身体感官刺激活动,来促进大脑形成新的网络连结,以便更加完善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进而展现出更良好的生命状态、生活能力与学习能力。

感统训练强调针对性,因人而异,需要专业测评后根据个案身体能力发展水平、心理状态、能量高低等来设定训练方案。

而体育运动,就拿跑步来讲,长时间的跑步,机体已经习惯同一动作的节律和速度,如要引起大脑的反应,需要更大的刺激量才能达成,这样很容易引起肌肉和骨骼的劳损。

所以,对于身体平衡控制不好的孩子,需要多角度的刺激前庭觉才能改善平衡情况。如果只是跑步,或做单一运动,帮助不大。更重要的是,体育运动无法给予孩子提供针对性的训练。

比如:

对于重力感严重不足的孩子,身体协调差,一跑就累——跑步这项运动不适合他;

视觉空间感差,一上自行车就恐高,动弹不得——骑车不适合他;

手眼协调不好,无法准确接球——乒乓球不适合他。

家长如果不懂感觉统合理论,就无法理解孩子的“做不到”,甚至会认为“就是不会才要练,练久了就会”而强迫孩子去做,给孩子造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

总之,感觉统合训练不同于一般的体能活动或游戏。它是个别化、针对性强的、促进身体神经系统完善的能力开发活动,必须经过教育、心理和生理三方信息整合的专业测评后,根据测评结果才能进行有效性的训练。

感觉统合失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需要给予必要的矫正。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的障碍,药理是无效的必须通过合理的训练才能纠正。

有的家长认为只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才会有必要进行感统训练,其实不然。据大量科学调查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对于感统失调的孩子,12岁以前通过专业训练将很容易得到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将很难改变,成为孩子一生的遗憾。经过训练的孩子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注意力、情绪、自控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饮食、睡眠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