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在家庭中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感统专业知识分享

标签:
感统训练感统失调感觉统合众艾感统 |
分类: 感统训练 |
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表现大体相似,主要原因是信息的接收、处理、反馈存在一定的障碍,那么就需要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来帮助孩子改善问题、提高能力,为孩子的未来搬开感觉统合失调这块绊脚石。当然,孩子越小,其神经的可塑性越强。所以,家长要抓住时机,做一些专业的感觉统合训练,让孩子的能力稳步发展。
下面谈谈如何在家庭中做感觉统合训练?主要还是以游戏的方式为主,完成感觉统训练,同时辅助学习语言、认知等。
前庭觉训练:
游戏一:安坐独角凳抛接球
训练目标:身体平衡、专注力、手眼协调。
玩法介绍:
1.孩子坐在独脚凳上,与家长互动抛接球,每天练习10分钟;
2.孩子坐在独脚凳上,伸出自己的一只手,然后一只脚抬起来踢自己的手;
游戏二:滑滑板车捡球
训练目标:前庭觉刺激、四肢大肌肉力量、颜色数量认知。
玩法介绍:
1.孩子盘腿坐在滑板车上,双手向前滑;
2.孩子趴在滑板车上,双手向前滑,同时双腿抬起不碰地;
游戏三:玩转椅投篮
训练目标:前庭觉刺激,手眼协调。
玩法介绍:
1.孩子坐在转椅上转动,同时要把波波球投进篮筐里;
2.孩子坐在转椅上转动时,家长扔球给孩子,让孩子接住;
游戏四:袋鼠跳
训练目标:前庭觉刺激、大运动练习、身体重心平衡
玩法介绍:
1.除了让孩子直线袋鼠跳外,也可以跳“N型””S型”曲折线;
2.设置障碍物,让孩子绕过障碍物;
游戏五:走独木桥
训练目标:前庭平衡锻炼、肢体协调控制
玩法介绍:
1.可以用勺子托着玩具鸡蛋走独木桥,鸡蛋和人都不掉下来;
2.放一包纸巾在平衡木上,孩子用脚慢慢踢着纸巾走,纸巾不能掉下来。
本体觉训练:
游戏一:拍球
训练目标:手眼协调和本体觉。
玩法介绍:
1.最简单的就是让孩子自己拍球,当然能连续拍球,速度控制得好,快慢全凭孩子掌握,那训练就非常棒!
2.拍球绕障碍物,准备一些小凳子,随机摆放,凳子之间距离足够孩子拍球能过去,反复练习。
3.右手拍完左手拍,或者能力好的可以左右交叉拍球。
游戏二:跳数字
训练目标:下肢协调和本体觉。
玩法介绍:
1.可以让孩子按照顺序,从1跳10。
2.难一点的玩法:左脚调到1,右脚调到2等。
3,要是孩子会10以内的算术,可以玩算术题:1+2=3,家长说题,孩子算题,然后跳到正确的答案上。
游戏三:悬杯倒水
训练目标:手精细和本体觉。
玩法介绍:
1.把一杯水到进另一个空杯子,最简单的玩法。
2.把一杯水倒进瓶子里。
3.孩子左右手各拿半杯水,一起倒进空杯子里。
触觉训练:
游戏一:玩大米、抓豆子、玩沙子等
训练目标:强化触觉感知、增加手部精细动作。
玩法:
1.用手在大米或豆子里随意搅动,
2.沙子里加水,孩子可以堆房房子、堆小人等,
3.把黄豆放盆里,加水,可以让孩子把豆子捞出来,
游戏二:摸出带贴纸的积木
训练目标:通过触觉感知判断积木上有无贴纸。
玩法:
1.在积木上贴贴纸,闭上眼睛,让孩子摸出来。
2.准备三角形、圆形、方形、四叶草形、心形积木,让孩子闭上眼睛通过触觉感知积木的形状。
游戏三:触觉刺激
训练目标:触觉失调的改善。
玩法:
1.触觉敏感的孩子:可以用手给予孩子轻快的抚摸,直到孩子适应后换成柔软的毛巾轻快的擦全身。
2.触觉迟钝的孩子:用触觉刷给予孩子肢体挤压触刷,以改善孩子的触觉。多让孩子接触不同质地的物品,增加孩子的触觉辨知。
感觉统合失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需要给予必要的矫正。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的障碍,药理是无效的必须通过合理的训练才能纠正。
有的家长认为只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才会有必要进行感统训练,其实不然。据大量科学调查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对于感统失调的孩子,12岁以前通过专业训练将很容易得到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将很难改变,成为孩子一生的遗憾。经过训练的孩子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注意力、情绪、自控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饮食、睡眠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