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的孩子一定会感统失调吗,家长该怎么帮助孩子改善?感统知识分享

分类: 感统失调 |
剖腹产的孩子,各方面的发展真有那么差吗?
感统失调如今已不是新名词,孩子笨手笨脚、粗心大意,写字能看错行,走路会莫名其妙跌倒……这些都是感统失调带来的毛病。
我们曾经测评过一个孩子,刚上小学,手脚却笨到穿鞋带都穿不好,经常咬手指啃指甲,老师反映上课经常搞小动作,根其他小朋友经常发生冲突,学习成绩一直都不好。家长为此伤透脑筋,最后是在别人的提醒下,带孩子来看看,结果发现,孩子确实是感觉统合失调,并且还比较严重。而这个孩子后来发现,是一个剖腹产儿童。
据介绍,剖腹产的孩子是感统失调的一个高发人群。如果一个剖腹产的孩子,到了两三岁以后还有吃手和咬笔头等习惯,除了心理焦虑的因素外,就要警惕是不是有感统失调的问题了。
“感统失调一般不会给孩子的生命带来威胁,但是却能增加很多麻烦。有的孩子因为老是看错行,学习成绩就不好;有的孩子容易摔倒,老是一身伤痕;还有的孩子手脚太笨,甚至长大了也缺乏一些必需的生存自理能力。”这些问题在孩子小的时候往往不觉得,一旦孩子年纪增长,就会越来越突出,有些障碍甚至可能给孩子的社交、成长都带来巨大的影响。”
因此,如果家中的孩子采取了剖腹产,那么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应该有意识地给他加强感觉方面的训练,来弥补他的“感觉不足”。“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刚出生的孩子总要洗澡,父母总会给孩子选择软软的毛巾。事实上,干净的、适当粗硬一点的毛巾,对于剖腹产的孩子来说更为合适。因为粗糙的触感更强烈,只要别太用力弄伤孩子的皮肤,粗毛巾可以有效弥补孩子一些缺乏的刺激。”
如果你家中的孩子是剖腹产出生的,建议你给孩子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有些进行了剖腹产的妈妈告诉我们,她的孩子漂亮聪明,但是却敏感胆小,协调能力很差,运动起来笨手笨脚,上课也不容易集中注意力。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些现象和剖腹产有关系吗?
研究表明,剖腹产的孩子在出生的时候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缺乏生命中第一次触觉和本体感的体验和学习。这种体验的缺乏虽然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商,但却容易让孩子产生情绪敏感、注意力不集中、手脚笨拙等问题。
感觉统合失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需要给予必要的矫正。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的障碍,药理是无效的必须通过合理的训练才能纠正。
有的家长认为只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才会有必要进行感统训练,其实不然。据大量科学调查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对于感统失调的孩子,12岁以前通过专业训练将很容易得到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将很难改变,成为孩子一生的遗憾。经过训练的孩子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注意力、情绪、自控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饮食、睡眠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